贵州安顺有关岭县,你可能没听过,但关岭县和镇宁县交界处的黄果树瀑布你不可能没听过,假如你对美食还有点研究,那么作为贵州黄牛之首的“关岭黄牛”,你也不应该不知道,黄果树和黄牛肉是关岭县的两张招牌。
关岭县全称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名字来源于县城东北面的关索岭,相传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期,部将关索(传说为关羽第三子)曾率军驻扎于此,当地人为纪念其功绩,将山岭命名为“关索岭”。
关索岭自古便是滇黔通道上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设立关索岭守御千户所,关岭这座城市的历史由此开始。
600多年过去了,关索岭上至今还保留着一条长约5.5公里的古驿道,1638年4月23日,徐霞客告别黄果树大瀑布,正是沿着这条古驿道徒步翻越关索岭。
《徐霞客游记》中载:“由阁南越一亭,又西上者二里,遂陟岭脊,是为关索岭。索为关公子,随蜀丞相诸葛南征,开辟蛮道至此。有庙,肇自国初,而大于王靖远,至今祀典不废。”明代诗人饶相也在《登关索岭》一诗中写道:“嵯峨古庙碧山巅,香火由来不计年”。关索庙延续千年的香火,表达了当地百姓对一位远道而来将军的接纳和后人永久的忆念。
凡途经关索岭古驿道的行人,都可翘首眺见御书楼上书题“滇黔锁钥”的巨大匾额,据记载是康熙御笔之宝,这座楼也被称为御书楼,楼和匾毁于上世纪中叶,近年楼和匾得以重建,成为古道上的重要建筑物。
如何找到古道入口,百度地图导航“关索岭”,就会来到城区旁的关索岭古道起点,几十米外还是居民楼,前行几十米就到了古驿道。
古驿道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但在过去数百年间,这段古道上运输最多的还是盐,贵州不产盐,历史上长期缺盐,甚至形成了“以辣代盐”“以酸代盐”的传统。
沿着沧桑的古道上行,有太子阁遗址,民间传说关羽死后成神封帝,其子关索也就被称为“太子”。人们在峰顶建阁以祀关索,称其为“太子阁”,也就是关索庙,既表达了人们对关索的敬仰,也体现了关索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如今御书楼已经重建,太子阁依然保留着断壁残垣的状态,杂草丛生中已经没有了延续千年的香火。
其实不仅是荒废了的关索庙,随着公路的修建,古驿道也早已成为历史,如今鲜有行人经过,但好在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了关岭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古驿道从关脚至坝陵桥,全长约5.5公里,还保留有城门、御书楼、太子阁、探花坟、杀人坪遗址、双泉寺遗址、坝陵桥遗址等等。时间走个全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除了历史遗迹,古道附近的自然景观也非常不错,还处于野生状态的滴水滩瀑布,丰水期间景色不输黄果树瀑布群,关键这里还无需任何门票、景交车票和停车费。瀑布前吃草的正是一头健壮的关岭小黄牛,来到关岭县,不试试黄牛肉有点说不过去。
古道上还有老坝陵河桥墩,新建的坝陵河大桥也是非常值得打卡的景点,这里不仅能够上桥游览,还有高桥蹦极,桥梁的一侧有巨大的“关岭”二字。
一条条高速、一座座高桥,群山连绵的贵州早已天堑变通途,曾经作为“滇黔锁钥”的古驿道,如今鲜为人知,静静地藏在大山中,等你去探索。
明清两代,不少文人墨客为关索岭赋诗,2022年余伟国还执导了一部历史战争电影《关索岭》,关索岭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还很高。如果你对历史古迹感兴趣,看完贵州最知名的景点黄果树瀑布后,可以驱车前往关岭县,吃一餐定会让你刮目相看的关岭小黄牛肉,走一走600年历史的关索岭古驿道,在滴水滩瀑布前感叹自然之壮丽,在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感受人力之伟大。多彩贵州,出彩的地方真的很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