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暑气未消。9 月 15 日下午,南京市高淳区漆桥中学大报告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精神传承在此展开。75 届高中校友诸长玉先生携夫人(73 届校友)重返母校,以“尊崇英烈,立志报国”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副校长赵兵主持活动,对校友的归来致以热烈欢迎。
回顾历史:在苦难中汲取奋进力量
诸长玉先生深情回顾母校 69 年办学历程,细数从漆桥中学走出的杰出校友:78 届陈生水入选 2025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79 届何志刚当选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学子遍布军事、科技、医疗等领域,彰显“桃李满天下”的育人硕果。他更以校园今昔对比,引导学生铭记历史——80 年前,这片土地曾遭日军焚烧,先烈用鲜血换来今日和平。讲座通过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史实,勾勒中华民族抗战的壮阔画卷,并聚焦高淳本土红色记忆:1945 年东坝战役中,游子山战斗作为高淳境内最激烈的对日作战之一,朱光明、李箕炳等烈士长眠于此。当地孔家三代人 80 年如一日守护烈士墓的感人故事,成为“尊崇英烈”最生动的注脚。
精神传承:以榜样力量点燃报国志向
“中学阶段是立志的关键期!”诸长玉先生勉励学子以革命英烈为榜样,珍惜当下幸福生活,树立科学家、教师、军人等崇高志向。他提出“五优”学生标准——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将报国理想融入日常奋斗。讲座辅以珍贵影像史料,情感真挚,引发师生强烈共鸣。
薪火相传:从历史缅怀到现实担当
活动尾声,诸长玉夫妇向母校捐赠专项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此举不仅是校友情谊的深情回馈,更将“尊崇英烈、立志报国”从历史延伸至现实关怀,以行动诠释爱国爱校的责任担当。漆桥中学始终依托地域红色资源,联合街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法治讲座等活动,构建“课堂 + 实践”的育人体系,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这场跨越五十年的精神对话,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当“尊崇英烈”的誓言与“立志报国”的志向在游子山下回响,新一代漆中学子正以青春热血,续写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来源:南京市高淳区漆桥中学
撰稿:韦春华
编委会:周洁 袁靖涵 舍春 桑迪
栏目主编:周洁
联合出品: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江豚新闻融媒体中心
南京电视台牛咔视频《新魅力校园》栏目组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