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刷到过“欧盟又吵起来了”的新闻,一边是要抱团对俄施压、支持乌克兰的“集体目标”,一边是希腊怕丢了俄罗斯游客饭碗、意大利舍不得签证背后的旅游生意。
五个国家直接站出来说“不”,连第19轮制裁都给推迟了,更有意思的是,塞浦路斯明明住着不少俄罗斯人,却偏偏不反对限制。
这反差让人忍不住好奇:欧盟这“大家庭”里,为啥有人护着旅游业,有人怕报复,还有人“反常”站队?
那么,他们这究竟是为了对立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这场内讧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几天,欧盟在对俄签证限制这事上闹得挺热闹,五个国家站出来反对,第19轮制裁还推迟了,不少人看了都有疑问。
或许有人会说,这五个国家也太不顾大局了吧?欧盟本来要抱团对俄施压支持乌克兰,结果它们为了旅游业这点利益就拖后腿,这不就是破坏欧盟团结吗?
其实真不能这么简单下判断,俄罗斯游客消费能力比其他国家高,那些靠旅游吃饭的地区,要是签证一限制,游客少了,当地餐馆、酒店、导游的生计咋办?
这可不是“赚多赚少”的事,是老百姓能不能端稳饭碗的民生问题,欧盟一直强调“兼顾成员国利益”,总不能让成员国为了“团结”不管自家百姓吃饭吧?
并且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将会有数百万人的生活恶化!
而且意大利、西班牙2024年本就是给俄公民发签证比较多的国家,说明它们和俄罗斯游客的往来需求本来就大,硬要限制,自己的旅游经济根本扛不住,这种顾虑不是没道理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有人会疑惑:2024年申根区给俄公民发了50多万份签证,欧盟搞这一套,是不是根本没起到制裁作用,就是做给外界看的?
这里得理清时间线,2022年欧盟就暂停了和俄罗斯的签证便利化协议,现在申请签证又麻烦、费用又高、审查还严,这已经是实实在在的限制了。
那为啥2024年签证数量还是那么多?可能是之前有不少申请积压着没处理,也可能是虽然限制严了,但商务、家庭团聚这类符合条件的申请,该批还是得批。
不能只看数量就说限制没用,跟2022年前“便利化”的时候比,现在俄公民想申欧盟签证难多了。
还有人可能会琢磨:克里姆林宫说暂时不对等反制,是不是俄罗斯其实没能力报复啊?那五个国家说“怕报复”,会不会是找借口,根本不想配合欧盟政策?
这话可就错了,之前欧盟制裁俄罗斯能源,俄罗斯就限制过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搞得欧洲能源价格疯涨,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反制能力。
现在不反制,是俄罗斯在权衡,真要是“对等报复”,比如限制欧盟公民入境,可能也会影响自己的利益。
像欧盟游客去俄罗斯旅游、商务往来这些,不是没能力,是不想把关系彻底搞僵。
而那五个国家担心报复也不是瞎担心,比如希腊经济本就不算强,要是因为签证的事得罪俄罗斯,万一俄罗斯以后在能源供应、其他合作上“卡脖子”,希腊根本扛不住,这种顾虑是有实际依据的。
最后还有个疑问,塞浦路斯有大量俄罗斯护照持有者,按说它更该担心签证限制影响本国俄裔社区,可它为啥不反对?这不是双标吗?
其实塞浦路斯和那五个国家的“软肋”不一样,塞浦路斯虽然没有明确表示靠俄罗斯旅游业吃饭,它的经济可能更依赖金融、航运这些产业,对俄罗斯游客的依赖度远没希腊高。
而且塞浦路斯可能更看重和欧盟整体的协调,毕竟欧盟对它的经济支持很重要,要是为了签证的事和其他成员国闹矛盾,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它不反对,不是双标,是每个国家的利益侧重点不同,考虑的是自己最“输不起”的部分。
说到底,欧盟的内部分歧不是简单的“团结与否”“自私与否”,而是每个成员国都要在“支持乌克兰”“对俄施压”和“保住自己经济、民生、安全”之间找平衡,这本来就是个难题。
现在第19轮制裁推迟、签证限制吵不拢,正好说明这种平衡有多难,未来怎么找到让大多数成员国接受的“中间点”,才是欧盟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场没吵出最终答案的分歧,也悄悄告诉我们,国际舞台上的“团结”,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次“顾全大局”与“守护小家”的磨合。
下次欧盟再谈对俄政策,又会冒出哪些新矛盾?咱们不妨接着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