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这阵子简直像脱缰的野马,72小时内连冲6国动手,黎巴嫩、叙利亚挨了炸,援助加沙的船被袭,连卡塔尔首都都没能幸免。
美国《军事观察》却泼了盆冷水:有个阿拉伯国家,美以压根不敢碰,这个国家就是阿尔及利亚。
中东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它凭啥能独善其身?答案藏在它手里的家伙事儿里——中俄武器搭起的防护网,成了最硬的底气。
卡塔尔对美国那可是掏心掏肺的,境内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空军基地,特朗普当政时还送过豪华波音747。
不仅如此,卡塔尔还砸钱帮美军升级基地,生怕伺候得不周到,可以色列的导弹说砸就砸,一点情面都不留。
更讽刺的是,卡塔尔花天价买的西方防空系统,当时集体哑火了,有消息说,那些系统居然把以色列战机当成了友军,压根没启动拦截。
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就表态了,严厉谴责以色列的行为,发言人林剑直指问题核心:这和个别大国立场失衡脱不了关系。
意思很明白,美国明里暗里纵容,才让以色列这么嚣张。
卡塔尔的遭遇,彻底撕开了西方“安全承诺”的假面具,花钱买不来平安,反而可能把自己变成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讲完卡塔尔的倒霉事,再看阿尔及利亚,反差简直太大了。
2025年6月,阿尔及利亚搞了场“Al-Sumoud2025”实弹演习,首次公开亮出俄制S-400防空系统,导弹一飞出去就精准命中目标。
S-400能同时锁定36个目标,射程远达400公里,天上的战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它都能拦下来。
阿尔及利亚也采购了S-400
光有远程防控还不够,阿尔及利亚还补了中式“利刃”——红旗-9BE,这款导弹专门盯着F-35这种隐身战机,260公里外就能锁定。
更狠的是发射车,一辆车带8枚导弹,来多少架都能招呼上。
关键是,中俄装备没那些弯弯绕绕,不会被人远程锁死,美以想玩卡塔尔那套“后门操控”,门都没有。
而且这两套系统能搭伙干活,形成高低搭配的防空网,S-400管远程高空,红旗-9BE防中低空突防,漏网之鱼根本不存在。
红旗-9BE
阿尔及利亚的底气可不只在天上,海里陆上同样不好惹,海军列装了中国造的C-13B护卫舰,配上CM-302反舰导弹。
这导弹飞得比声音还快,以色列的舰队遇上了都得绕道走。
阿尔及利亚引进的CM-302岸舰导弹
陆军更不用说,中国的SR-5多管火箭炮能打很远,最近还敲定了要买500辆VN系列步战车,替换老旧的苏制装备。
从天上到海里再到陆地,形成了全方位的立体防御,有人算过,阿尔及利亚有13万现役部队,还有130万预备役,装备好、人也多,这股力量谁看了都得掂量掂量。
阿尔及利亚陆军采购的中国造SR-5远火
阿尔及利亚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它73%的装备是俄制的。
但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装备交付慢、零件短缺,问题暴露出来了,阿尔及利亚立马转向中国补短板,红旗-9BE就是这么来的。
阿尔及利亚军事基地中的苏-35
美国曾想卖它武装直升机拉拢关系,结果被直接拒绝了,它太清楚了,买美国武器就得听美国的,主权都得打折扣。
中国武器不光好用,还没附加条件,付款方式也灵活,阿尔及利亚产石油天然气,直接用资源换装备就行,特别方便。
更贴心的是,中国还同意帮它搞本地化生产,50%零件能自己造,这才是真的帮它建能力,而不是单纯卖货。
反观美国,在中东卖武器根本不是做生意,是搞控制。
SIPRI的数据扎心了:2020到2024年,中东一半武器来自美国,但这些武器都藏着后手,战时美国能远程锁死系统。
沙特以前买了不少美制装备,真要用上时处处受限,韩国更惨,连作战指挥权都在美国手里,跟傀儡差不多。
美国嘴上说保护盟友,其实是把盟友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卡塔尔就是最好的例子,掏了那么多钱,该挨炸还是挨炸。
美国所谓的“安全保障”,不过是哄人的空话。
阿尔及利亚看透了这一点,才坚决走自主路线,它用中俄武器替代西方装备,看似是换武器,实则是争主权。
自己的武器自己说了算,不用看美国脸色,更不怕被卡脖子,这种“武器使用权自由”,才是美以最忌惮的。
以色列空军F-35I隐身战机
以色列的F-35再先进,也不敢轻易闯阿尔及利亚的防空网,万一被打下来,不光丢面子,更会动摇它的军事威慑力。
更关键的是,阿尔及利亚扼守地中海南部航线,真要是打起来,它能切断以色列的能源和贸易通道,这代价,以色列根本承受不起。
阿尔及利亚的成功,给其他中东国家指了条明路,以前大家要么买美制武器,要么买俄制武器,没得选,现在中国武器成了新选项,还不带任何政治枷锁。
埃及跟着买了红旗-9BE,巴基斯坦更是大半装备换成了中国造,巴基斯坦以前也靠美制装备,现在彻底转向中国。
为啥?因为中国武器靠谱,还能让它自己说了算,这种信任正在中东扩散,越来越多国家看清了门道,买武器不光看性能,更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主权。
中国武器出口的思路,跟美俄完全不一样,美俄卖的是“阵营”,买了就得站队;中国卖的是“选项”,中小国家想保持独立,最需要的就是这种“选项”。
没有选项,只能被大国牵着鼻子走。
阿尔及利亚空军的苏-30MKA
中国还不光卖装备,还帮着建体系,比如协助阿尔及利亚打造中式重型合成旅,手把手教战法,这种“体系化输出”,比单纯卖几架飞机、几枚导弹管用多了。
SIPRI预测,2025到2030年,中东“去西方化”军购会涨30%,这意味着,中东军贸市场不再是美俄说了算,中俄武器协同,正在重塑这里的格局。
未来歼-10CE也可能翱翔在中东的天空
以前中东是“大国博弈场”,各国只能选边站,现在阿尔及利亚带头搞自主防御,给了大家新选择。
越来越多国家明白,安全不能靠别人,得靠自己手里的硬家伙,而中国提供的,正是实现这种自主的工具。
向中东出口歼-35也不是不可能
有人说,阿尔及利亚的红旗-9BE打的不是仗,是战略主动权,这话太对了,一个中等国家,靠对的选择在博弈中站稳了脚。
它的底气,从来不是想挑衅谁,而是不想被谁欺负,“有备无战”,才是最高明的安全策略,这背后,是中国军工业的崛起,也是国际秩序的变化。
美制防空武器
以前大国说了算,中小国家只能忍气吞声,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靠谱的武器选项,就能挺直腰杆。
美以不敢动阿尔及利亚,表面是怕中俄武器,本质上,是怕这种“自主意识”在中东蔓延,如果更多国家都像阿尔及利亚这样,美国的霸权逻辑就玩不转了。
石油美元的根基会动摇,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会下滑,这才是最让美国头疼的地方。
说到底,国家的安全最终要靠自己,靠花钱买平安,靠抱大国大腿,都是靠不住的。
阿尔及利亚的故事告诉我们:主权自主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靠一套能自己掌控的防御体系,靠不依附于人的战略选择。
中俄武器是它的底气,但真正的底气,是它对“自主”的坚持,未来的中东,不会再是美俄两家独大的舞台。
越来越多像阿尔及利亚这样的国家,会站出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当“自主”成为共识,和平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而红旗-9BE们,不过是这场变革的开始,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