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鸣的发动机,流线型的车身,一辆金城摩托驶过南京长江大桥,这是上世纪80年代南京城最拉风的风景线。改革开放初期,金城AX100摩托车创下了中国摩托车单品种销量的最高纪录,一度到了一车难求的地步。当时金城AX100单价要近万元,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人的年收入,是名副其实的“豪车”。
金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金城集团的前身-空军21厂成立于1949年,在当时的上海大场机场进行飞机综合修理业务。同年的开国大典上,由金城修复的第一架美制C-46运输机“上海解放号”飞越了天安门广场。这份航空基因从一开始就烙印在金城的血脉中,成为其后续摩托车制造历程的硬核背书。
航空报国,从飞机修理到摩托制造
1951年,空军21厂迁往南京明故宫机场,更名为国营511厂。同年国营511厂筹办了南京航校,后来成为了现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57年南航校门
1979年,金城迎来历史性转折点,研制出第一辆摩托车CJ-70型(长江70)。到80年代末,经过近10年探索,金城最终确立了以摩托车为支柱的产品结构,从此走上腾飞之路。
1985年,金城正式开始引进日本铃木公司摩托车制造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国产化。畅销全国的AX100正是由此而来,并持续推出了四气门DOHC配气结构的铃木刀GF125(JC125-9)、水冷龙骨踏板先驱天客125(SJ125T)等最先应用当时先进技术的经典车款。不过这仅仅是开始,金城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依靠技术引进。
1999年10月,金城集团生产的金城JC100-7型摩托车获得了德国莱茵公司颁发的E-MARK认证证书。这是我国首辆获得德国莱茵公司颁发的E-MARK认证证书的摩托车。2001年,金城推出了我国首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摩托车“欧宝路”,并向欧洲国家批量出口。
2005年,具有金城自主知识产权的JC250-6、JC150T-A摩托车开始大批量出口到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2006 年销售82.5万辆,其中出口54万辆,出口金额1.89亿美元,销往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创汇额更是连续五年位居中国摩托车行业首位,被列为 2005~2006 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
此后,金城开始不断丰富和进化自身的产品线,紧跟市场从代步工具向休闲娱乐工具的转变,推出了多款迷你摩托车成为了国内该领域历史最悠久的开创者与传承者。其MINI车型覆盖“经典(金童)、潮趣(悟空、LAKO)、边三轮”等多款式,形成了鲜明的“萌趣、个性、可玩”标签。通过持续的产品升级,金城将MINI车从“交通工具”升级为“文化载体”。2022年,金城举办了首届MINI文化节,通过草坪音乐节、露营体验季和新车试驾会等活动,让车友们在多元化的活动中感受金城MINI车的魅力。
针对Z世代群体,金城通过“展会+活动+线上”的组合拳实现品牌年轻化:2024年北京摩展上,以“萌趣、童真”为主题,推出“中华娘+MINI车”的二次元互动(如《寄明月》舞蹈表演、模特合影),打破“摩托车=传统”的刻板印象;2024中国国际摩博会则主打“畅玩与体验”,为金童、LAKO、边三轮等车型设置了试骑试驾专区,让车友亲身感受“MINI车大乐趣”。
航空基因,技术同源的价值赋能
以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为基础,金城近几年不断加强与欧洲知名摩企的技术合作,金城与意塔杰特联合出品的Dragster系列踏板车为国内摩友们带来了钢管编织车架全新的运动化驾驶以及高端的前轮单摇臂轮芯转向的极致操控体验,当然这也是由于金城具备领先行业的先进生产线才能完成的。
作为隶属中国航空体系的企业集团,金城始终秉承航空基因“技术同源、产业同根、价值同向”的发展方向,将航空领域的机电液压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应用于摩托车制造,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摩托车市场上先进技术的代表品牌。重庆摩博会在即,据悉金城规划的新品系列也已经在路上了,对此我们保持好奇充满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