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查出脂肪肝以后,心里觉得没什么,反正不疼不痒,也不影响吃喝睡觉。
殊不知,脂肪肝并不是小毛病,如果一直任由它发展,几年十几年后,就可能一步步走向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甚至演变为肝癌。
医生经常提醒,除了控制体重、保持运动,饮食结构才是关键所在。
尤其有几类食物,看似常见又诱人,但对脂肪肝人群来说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如果真的想保住肝脏健康,就算再嘴馋也要管住自己。
首先要说的就是奶茶。近来奶茶几乎成了年轻人和不少中年人的标配,很多人一周要来上三五杯,感觉不喝就缺了点什么。
可奶茶里往往含有大量糖分和奶精,真正的牛奶成分并不多。高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让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频繁波动,脂肪在肝脏里沉积得更多。
奶精中还有反式脂肪酸,会进一步损害血管和肝脏。数据表明,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大约在30到40克,相当于七八块方糖,这样的负担对脂肪肝患者来说完全是雪上加霜。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喜欢在下午或晚上喝,活动量又小,热量根本消耗不掉。换句话说,喝奶茶对肝脏健康几乎没有任何益处,能不喝就别喝。
其次是高糖水果。很多人以为水果都是健康的,于是每天大口吃,殊不知有些水果的糖分比饮料还高。比如榴莲、龙眼、荔枝、葡萄,这些水果含糖量都在15%以上,甚至更高。
大量果糖进入体内,不经过血糖调控,直接在肝脏代谢,转化为脂肪堆积。研究显示,长期大量吃高糖水果的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糖尿病患者吃这类水果,血糖更是会飙升。医生常常说,水果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挑品种、看量。苹果、梨、火龙果、草莓这些含糖量相对低一些,适量吃对肝脏压力不会太大。
相反,如果脂肪肝患者还把榴莲当正餐吃,那真的是在拖肝脏下水。
再者是炸薯片。薯片、薯条这些零食几乎人人爱,但对脂肪肝人群来说简直是“毒药”。
首先,它是高油高盐食物,油炸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其次,薯片本身热量惊人,一小包薯片能轻松超过300千卡,还不容易有饱腹感,吃完还想吃。
长期下来,体重越来越重,脂肪肝只会更严重。美国心脏学会曾经调查过,大量食用油炸食品的人,脂肪肝和高血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吃的人群。
而且很多薯片使用的是反复高温油,含有反式脂肪,对肝脏伤害更大。笔者认为,这类食物完全可以用坚果、水果干替代,既能解馋,也不会给肝脏增加负担。
接着说到蛋挞。表面看起来小巧可爱,但实际上它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并不比一大块蛋糕少。
蛋挞的酥皮里有大量黄油或人造奶油,馅料又是高糖高脂组合,一个蛋挞平均就有200千卡左右。很多人一次能吃两个甚至三个,相当于多吃了一顿正餐的热量。
脂肪肝患者如果经常吃,肝脏里积累的脂肪只会越来越多。研究数据也显示,经常食用高糖高脂点心的人,肝功能异常的比例更高。
尤其是女性患者,爱吃甜点又缺少运动,脂肪肝发展速度更快。其实偶尔尝一口问题不大,但如果天天都吃,真的是“慢性自毁”。
还有就是咸菜。很多人觉得咸菜开胃下饭,尤其是北方家庭,餐桌上少不了一碟。殊不知咸菜里的盐分、亚硝酸盐都很高。
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间接加重肝脏负担,而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能转化为致癌物,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
研究显示,长期高盐饮食人群,肝纤维化和肝癌的风险都显著增加。脂肪肝患者的肝脏本来就比较脆弱,如果再每天靠咸菜下饭,等于在“添堵”。
笔者看到不少老年人每天一碗粥配咸菜,觉得清淡,其实盐分已经严重超标。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减少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
最后不得不提罐头食品。无论是水果罐头还是肉类罐头,大多数都加了大量糖分、防腐剂和盐。
水果罐头里糖水的含糖量可以达到15%到20%,糖尿病和脂肪肝患者如果吃这种食品,对血糖和肝脏来说都是巨大负担。而肉罐头为了保存风味,会加入大量油脂和盐分。
经常吃罐头食品的人,肝功能异常和肥胖发生率都明显偏高。更重要的是,这类食品缺乏膳食纤维和新鲜营养,完全是“空热量”。
虽然方便,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真的是得不偿失。
脂肪肝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也不会一夜之间恶化成肝硬化。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口一口被吃出来的。
如果能在饮食上早早注意,少碰奶茶、高糖水果、薯片、蛋挞、咸菜、罐头食品这些问题食物,肝脏就有机会慢慢修复。相反,如果嘴馋控制不住,长时间下去,肝脏的负担只会越来越大。
此外还要提醒,很多人以为只要靠药物治疗就行,其实药物作用有限。生活方式改变才是根本,特别是饮食。
健康的饮食结构应该以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为主,少油少盐,少吃高糖高脂食物。与此同时,规律运动、保持良好作息,都是避免脂肪肝恶化的关键。
脂肪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在意。如果能从今天开始,管住嘴,尤其是少吃奶茶、高糖水果、薯片、蛋挞、咸菜、罐头食品这些常见诱惑,肝脏就有机会保持健康,避免走向肝硬化。
最后提醒一句,很多人总是嘴上说要注意,实际却该吃吃该喝喝。殊不知,真正守住健康,靠的不是医生的一句话,而是自己每天一次次的选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脂肪肝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孙志英,贾化平,梁会泽,等.超声观察日常生活干预对脂肪肝逆转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09):1079-108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