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徐为高”成了“反面教材”:一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反腐连续剧一集连一集…徐为高,在被带走的那一刻,他的人生彻底失控。下飞机时,他还想着即将开展的工作,却没想到,迎接他的不是工作安排,而是冰冷的手铐。
近日,建湖县政协副主席徐为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审查调查。这则通报一出,立刻在当地社交圈“上了热搜”。大家都在吃瓜,同时心里也在嘀咕:“哎呀,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没拴好牵绳'的故事。”
徐为高同志的仕途,是从乡镇主官一步步干上来的。乡镇权力看似不大,但它就像社区里的“热心大爷”,手握项目审批、资源分配、人事管理等“实权”。
这权力要是用好了,就是百姓的“贴心人”;要是私心作祟,就可能变成“微腐败”的源头。比如在农房改造、土地出让这些民生大事上,稍微动点心眼,就可能让国家的好政策“变味”,让政府的公信力“掉粉”。
惠民工程”变“伤民工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徐为高还曾牵头搞过农房改善这类“面子”和“里子”都重要的工程。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利用职务之便,暗箱操作,搞“指定供应商”、收受“好处费”,那所谓的“惠民工程”,就可能变成“伤民工程”。房子可能变成“楼脆脆”,道路可能变成“跳跳路”,最后受苦的还是咱老百姓。
政协不是“保险箱”,监督也不是“摆设”
有人可能会想,政协嘛,听起来不就是开会提提建议的地方?这你可就想简单了。
徐为高的案例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我们:政协系统也不是“廉洁保险箱”。任何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像脱缰的野马,迟早要出事。所以,制度的笼子必须扎得又紧又实,尤其是在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这些高风险领域,得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反腐没有“剧终”,只有“下一集”
说到底,徐为高被查,是反腐高压态势的又一次明确信号。这事儿告诉我们:
1. 对干部来说:廉洁自律是终身必修课,千万别心存侥幸。
2. 对百姓来说:我们有理由期待,案件能依法依规查处,给大家一个交代。
3. 对地方政府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以案促改”机会。要赶紧排查制度漏洞,加强廉政教育,把该堵的窟窿都堵上。
结语:反腐没有休止符,治吏永远在路上。希望这次的“连续剧”,能让更多人明白一个道理:廉洁是治理的基石,信任是执政的源泉。 只有这样,我们的地方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踏实。
编稿:蔡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