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麓山南路缓缓吹过,捎来九月的讯息,2025级新生带着青春的行囊,抬头望向“中南大学”四个大字。他们深知,从踏入校门的这一刻起,便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在这里,他们将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求真,将在多彩的校园活动中锤炼本领,将在师长的悉心教导与同窗的互助陪伴下激扬青春。
跨越27年的久别重逢
九月的中南大学,迎来1.8万余名来自天南地北的2025级新生。行李箱的轱辘声、家人的叮嘱声、相聚的欢呼、不舍的道别……不同的奔赴轨迹在此交汇,一路是爱与温情相送。
来中南报到,对于邓迪国际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吴元楷来说,是新鲜的初晤,但对吴爸爸来说,却是跨越27年的久别重逢。
吴元楷和爸爸
1998年,吴爸爸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如今他又将儿子送进母校,送进自己深爱的专业。
作为学长,吴爸爸忍不住向儿子分享对行业的洞察:“我们要给予机器思维,让它能够深度思考、自我学习。九三阅兵上的机器狼,就是最好的例证。”
探索机器智能化,也是老学长对新一代机械人的郑重托付,面对父亲的期许,吴元楷早已做好规划:“我要先把专业基础打牢,多做实践,做不设限的探索。”
将女儿“送回”湘雅
两代人同修一个专业的缘分,也存在于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陈逸函和她的母亲身上。陈妈妈回忆起在湘雅进修的日子,忍不住感慨:“湘雅医生‘严谨’‘求实’‘钻研’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
正是出于对湘雅医学院的信任,她特意将女儿送回这里开启医路。
陈逸函和妈妈
“医学生的路不好走啊。”从学生时代啃下一本本厚厚的教材,到熬过无数个实习夜班,再到工作后长期挑着临床与带教的担子,陈妈妈太清楚医学生面临的巨大压力。“一定要把身体练结实,心态调平稳,这才是从医的本钱。要把临床基本功练到扎实,要钻进医学难题里找突破,把湘雅精神传承好、践行好。”她对女儿的这份叮嘱里,藏着母亲的深深牵挂,更藏着医者对生命的敬畏。
报到不是“一个人的开始”
对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本科生肖贞怡来说,报到并不是“一个人的开始”。来自湘潭县第一中学2201班的她,同班共有九人一同考入中南大学。虽有父母陪伴前来,可报到时,他们还是忍不住凑到一起。肖贞怡笑言,回宿舍的路上偶遇好友时有些恍惚自己不是在大学而是还在高中。
肖贞怡与高中同学的开学小聚
“曾经在同一个班级并肩学习,如今又一同走进中南大学的校门,这真的是缘分。”小伙伴们都忍不住感慨,从同桌、球友到如今的校友,转头就能看到的熟悉面庞,这为自己带来了安全感,也让他们有勇气主动去认识新同学、探索新环境。
是缘分也是必然
对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宋振来说,父母陪伴来到中南的这几天,是一家人弥足珍贵的团聚时刻。2022年,宋振在大学里应征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退伍后,他在考研期间,又响应部队召唤重返阅兵训练场。直到开学前一周,刚刚完成九三阅兵任务的宋振终于踏上今年的第一次归途。“我和录取通知书的第一张合影都是在上学途中才拍的。”
宋振在九三阅兵现场
在宋振看来,入学中南,是缘分也是必然。那些阅兵训练与考研复试“双线作战”的日子历历在目,他感慨:“军人就是特别能坚持。再辛苦,我也咬牙坚持,雨过不一定会有彩虹,但是更不能倒在天晴前的雨中!”这份从军旅岁月里炼出的坚毅,也将成为他开启新程最扎实的底气。
中南大学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亲爱的同学们,请带着爱开启新程!爱独一无二的自己,爱同路前行的师友,爱这所承载荣光的大学,爱我们伟大壮丽的祖国!”9月14日上午,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潇湘校区体育馆举行,校长李建成以“爱”为主题与新生分享自己的思考,他给大家提出了四点希望:
一是向内求索,在崇德修身中沉淀爱的内核。
二是向善同行,在集体熔炉中传递爱的温度。
三是向深开拓,在知行磨砺中淬炼爱的智慧。
四是向光奔赴,在复兴征程中彰显爱的担当。
青春与梦想于此交汇,知行合一的追逐炽热绽放。“融入中南大学,实现人生理想”这句名言,从踏入校门的那刻起,便将刻进每一个中南人的心中。麓山南路932号,不仅是你的IP地址,更是我们的人生旅途里灿烂的一章。
岳麓清风起,湘江明月升,愿与你一起,写我们的中南,说我们的新故事!
部分素材来源:中南大学官微
一审:廖 蕊
二审:陈梅明
三审:邹 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