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地处世界黄金产茶带,坐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大“世界级生态名片”,构成了茶叶生长的绝佳环境,被誉为“茶叶生长的天堂”。近年来,都江堰市以“优基地、育主体、拓品牌、促融合”为路径,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都江堰的产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至清代已成为四川黑茶主要产地之一,其产品以“西路边茶”之名远销川西北、甘肃、青海等地,成为茶马古道的重要支脉。20世纪50年代,原中国茶叶公司在都江堰(原灌县)建立灌县茶场,茶园面积达3.1万多亩,奠定了现代茶产业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4.05万亩,主要分布在青城山、玉堂、蒲阳、龙池四大片区,年产茶量稳步提升,品类涵盖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五大茶类。其中,都江堰绿茶、白茶、红茶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形成了以青城道茶、灌州黑茶、洞青牌白茶、良匠白茶、青城雪芽为代表的90多个产品,拥有注册商标42个,获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
近年来,都江堰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文化赋能,持续提升都江堰茶叶品牌影响力和产业价值。
在中国·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上,都江堰市举办了农特产品专场推介暨都江堰精华灌区粮果产业园机会清单发布活动,面向海内外重点推介都江堰猕猴桃和茶叶两大“超级单品”。目前,全市共有14家茶叶经营主体,政府通过打造差异化品牌和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
在品牌推广方面,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展示都江堰生态种茶环境,传播茶文化,推广茶旅线路,发布产品信息,实现线上导购与交易。同时,整理都江堰茶典故、传说及历代茶诗、茶词、茶文、茶歌,编制茶文化宣传读本,在景区及茶叶经营店免费发放,通过游客和消费者实现“口碑代言”,多维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产业融合方面,都江堰以全域旅游为统揽,依托山、水、道、熊猫等多元业态,推动茶资源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一批茶企积极开发茶餐饮、茶住宿、茶观光等项目,推出多种茶类旅游商品,年吸引研学观光游客超100万人次,带动1.2万农户增收致富。此外,通过举办大青城三月三采茶节、茶马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会,进一步扩大都江堰茶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茶叶不仅承载着山水灵秀的自然馈赠,更凝聚了匠人传承的技艺与智慧。在2023年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都江堰市茶溪谷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小琴展示的蜀道茶艺和宋代点茶,彰显了都江堰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让一批都江堰茶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展示了都江堰茶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作为都江堰茶产业的代表企业,都江堰青城贡品堂茶业有限公司的“青城玉茗”精选千米茶园明前单芽,依古法精制而成,形似玉簪挺秀,汤色嫩绿透亮,香气清冷似空谷幽兰,入口鲜醇甘润。四川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的“青城道茶”采用青城道家传统工艺,经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外形似如意、拂尘、青城剑,冲泡后根根竖立、汤色明亮、滋味鲜爽,体现出道茶合一的文化内涵。
四川真珍农业有限公司则聚焦花茶品类,推出李冰花茶、李冰绿茶和李冰私房兰花茶。李冰花茶以早春烘青绿茶为原料,配以茉莉鲜花窨制,口味醇和、爽口甘甜;李冰绿茶为全手工制作,白毫显露、清香淡雅;李冰私房兰花茶选用青城山小叶种川茶,配以含苞待放的小兰花窨制,芬芳馥郁,体现出企业对传统窨制工艺的坚守与创新。四川都江堰灌城联和茶业有限公司则致力于推动川茶融入现代生活方式,推出传统茶与新茶饮两大产品体系。
当前,都江堰茶把“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品牌为翼”作为发展理念,从山水之境到匠心制作,从政府赋能到全球亮相,正以“一盏清茶”联通世界,成为天府农业走向世界的“金名片”。
来源 | 中国食品报 记者:王继发 蒋俊伟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