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了十几年,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近日,在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病房,一名女患者向主治医师杨磊表示感谢。困扰她十余年的胸前瘢痕剧痛,经科室微创技术治疗后显著缓解,这也为众多被瘢痕痛折磨却选择“硬扛”的患者敲响警钟:瘢痕引发的剧烈疼痛并非“正常现象”,及时就医才能告别痛苦。
十年顽疾一朝得解
十余年前,患者因肺部占位在外院接受开胸手术,术后胸前留下大面积增生性瘢痕。尽管伤口早已愈合,瘢痕区域却常年伴随紧束、针刺、灼烧样疼痛,严重时整夜无法入眠,日常生活受扰,情绪也日渐低落。此前,她尝试过多种药物与治疗方法,疼痛却始终无法缓解,甚至一度认为“手术后留疤疼是没办法的事”,选择默默忍受。
直到来到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杨磊的诊断让她看到希望。经详细查体,患者的瘢痕痛被明确归类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因瘢痕组织粘连、挛缩、张力增高,且神经末梢出现瘤样变,多重致痛因素叠加导致疼痛剧烈。作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疼痛医师培训基地,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在复杂疼痛疾病诊疗上有着深厚技术积累与丰富经验,针对患者的病情,科室迅速组织讨论,制定了“分次、分部位、多方式联合”的微创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医师团队依托超声精准引导,精准定位病变区域:一方面通过银质针软组织松解术,缓解瘢痕周围及深部组织的粘连与挛缩,降低局部张力;另一方面采用周围神经射频毁损术,针对性处理病变神经末梢,从根源上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两项微创技术协同作用,创伤小、精准度高,术后患者的疼痛NRS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从术前的7分(重度疼痛)降至2分(轻度疼痛),久违的安稳睡眠终于回归。
瘢痕疼痛不能硬扛
“不少患者像这名女士一样,误以为瘢痕痛是术后必然结果,忍一忍就能过去,殊不知长期忍耐会导致痛觉敏化,甚至发展为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杨磊强调,瘢痕痛并非“小毛病”,而是典型的可治疗疾病,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针对此类神经病理性疼痛,已形成包括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射频治疗、银质针松解等在内的成熟诊疗体系,可根据患者病情定制个性化方案。
不仅如此,作为区域内疼痛诊疗的标杆科室,该科至始终秉承“精准诊断、微创治疗、人文关怀”理念,除瘢痕痛外,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癌痛等各类急慢性疼痛均有高效诊疗手段。科室凭借技术优势与人文服务,多次获患者及家属认可,此次患者家属特意送来锦旗,正是对科室诊疗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最佳印证。
针对类似这名女患者的情况,杨磊提醒,若出现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或疼痛已影响睡眠、情绪与日常生活,切勿再“硬扛”,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疼痛科就诊,早干预、早治疗,才能更快摆脱疼痛困扰,重拾高质量生活。
谭延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