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韩渡村,一座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钢结构产业帮扶车间矗立在411省道西侧,宛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托起了村民家门口的共富梦想。这座由工作队协调市政府拨款55万元于去年底建设完成的车间,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步。
乐港镇以政策创新为引擎,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构建起“奖补激励 + 动态帮扶 + 精准培训”的全链条政策体系。这些利好政策如同春风化雨,极大地激发了就业帮扶车间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务工返乡及无法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真正做到了“求职不必往外走、就业就在家门口”,实现了用工和就业的双赢,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
“帮扶车间就是咱家门口就业的‘蓄水池’!”韩渡村党支部书记韩克华感慨道。村里通过村委会广播站牵线搭桥,精准对接剩余劳动力与帮扶车间。同时,深入摸排全村劳动力技能,建立动态台账,将零工需求精准匹配到户到人,让全村的富余劳动力都能找到合适的零工。不仅如此,村里还加大帮扶车间扶持力度,针对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和生产效率,秉持“人人持证、技能致富”的理念,着力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走进帮扶车间,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脱贫户村民韩克江正熟练地做着手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前几天是村委会帮我找的工作,没事做的时候在这每天能拿100多元工钱呢!”韩克江开心地说。而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如果需要找工人做活,我们会提前跟村上说,村民们都很积极”。
帮扶车间建设虽顺利,但招商引资之路却充满挑战。驻村工作队没有退缩,他们深入走访调研,积极与附近民营企业对接。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引进江西锦宏印刷有限公司。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将帮扶车间用于纸品包装加工,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韩渡村与江西锦宏印刷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租赁合同,租金每年递增5%,为村集体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一合作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村民的三方共赢。对企业而言,帮扶车间提供了低廉的场地租金和稳定的劳动力资源,降低了运营成本;对村集体来说,租金收入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对村民来讲,车间开工后能为50至70人提供就业机会,采用计件方式结算工资,每天收入可达50至100元,让村内及附近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周剑动情地说:“车间的运营将有效盘活村内资源,带动村民致富,同时为村集体提供持续的经济支持。这是韩渡村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如今,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帮扶车间,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活、百姓富”的生动图景,托起了村民家门口的共富梦。(胡美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