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的天价工程竟然没人敢接?中国接手后却遭到百般刁难,在多方压力下克服重重阻碍,耗时16年才终于实现了全线通车,结果完工后,效果出奇惊艳,那么,这一工程究竟是什么?为何我国要如此重视这一工程的建设?
中国承建的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
阿尔及利亚是位于非洲北部的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国家,这主要归功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境内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在全球排名第十,石油也十分丰富,探明储量约17亿吨,且油质较高。靠着能源出口,阿尔及利亚经济总量能够达到2447亿美元,经济规模排在非洲第四。但该国境内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尤其是交通运输,严重制约了其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该国决定打造一条贯穿东西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全长1216公里,东起突尼斯边境。西至摩洛哥边界,贯穿24个省区,连接阿尔及利亚全国90%的人口,建成后可有效缓解阿尔及利亚的交通困境,提高物流运力。
从投资规模来看,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很多欧美工程团队却傻眼了。这条公路途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环境极其恶劣,很多全球知名基建企业在得知现状后纷纷选择放弃,直到2006年,我国企业崭露头角,拿下了这个项目,只不过参与合作的还有日本。按照规划,这条公路分为东中西三个标段,我国承建其中的中段和西段,总计长度是528公里,总造价6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400多亿。剩下的东段由日本联合财团承建,线路长399公里,造价大约52亿美元。
图为新修好的高速公路
对于我国来说,越高山跨大河的川藏公路都能建成,穿越沙漠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其中遇到的挑战却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虽然阿尔及利亚承诺自己承担建设费用,但由于国内局势不稳,导致项目审批十分缓慢,流程反复中断。又因阿尔及利亚要求压缩工期,给施工团队造成了一定压力。还有因阿尔及利亚本土缺乏大型建材生产能力,工程中的钢材沥青等材料70%都需要从中国进口,但由于其港口装卸能力有限,又拖慢了进程。还有沙漠中电网覆盖率严重不足,施工没有充足的电力可调用,用柴油发电,光是燃料成本就占据了工程总预算的12%。
另外,还有汇率上的剧烈波动、环保标准的升级、社会差异导致沟通障碍等等,要是其他人遇到这样一波又一波阻碍,估计早就放弃了,但中国人总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思维模式下,2010年和2011年西段和中段分别顺利完成通车。
图为非洲公路施工现场
再反观日本承建的东段,由于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建设预算越来越高,临近突尼斯边境的最后84公里路程实在修不下去,日本直接选择了放弃,导致这一工程烂尾长达6年,阿尔及利亚为此焦头烂额,最后这一段如果不修起来,这条东西高速公路就没办法串联贯通。最后还是中国企业救场,在2017年接手了东段这部分续建工程,这一段又面临着泥灰岩地质、软基沉降等难题,2020年又面临疫情带来的风险,就这样顶着压力,又经历了几年艰苦奋斗,这条高速公路最终在2023年8月12日实现全线贯通。
通车后,阿尔及利亚北部物流成本降低30%,运输时效成功从原来的3天缩短至10小时,同时还带动了沿线经济,创造了更多工作岗位,成为一条造福阿尔及利亚的幸福之路。
我国为何要建设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
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次中国基建出海的重要典范,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向北非延伸的关键节点,通过公路建设,拉进了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联系,使得阿尔及利亚成为中国商品进入非洲的 “北大门”。
非洲的油田
同时,也为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资源绑定奠定了基础,今年7月,中曼石油宣布成功中标了阿尔及利亚Zerafa II气田开发权,这一油田面积高达3.87万平方公里,保守估计日产天然气将超十万立方米级,对我国的能源储备意义重大。同时也将为我国与非洲更多国家展开能源或矿产资源合作提供契机。
总之,阿尔及利亚公路的建设,是我国在非洲以基建促发展的重要实践,是接下来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从单点走向成网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