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包装材料公司跑大客户,刚接手的省代王总拖着回款不动。我约他周五晚在市中心的川菜馆吃饭,想当面聊清季度返利和新单价。原本订了一桌八人位,心想带着技术同事和财务一块,把参数和条款一次说透。
到了店门口,我才发现不对劲。王总前脚到了,后面跟着一群人,嘴里还嘀咕“大家别客气”。不到十分钟,两桌坐满,除了他本人,我谁都不认识。王总大手一挥:“今天不谈事,只吃饭,尽管点,朋友们来了都给足面子。”
点菜那会儿,我看他朋友拿菜单像飞,帝王蟹、和牛、清酒成箱地上。服务员悄悄问我需不需要加位和升级包间,我只回了句“按预定来”。生意归生意,规矩得有边界。我重新发了条消息在我们工作群,确认今晚的预算上限。
席间王总敬酒很勤,一桌一桌轮。他还不忘强调:“有东家买单,千万别客气。”我笑而不语,趁着上菜空档,我把事先印好的《商务接待确认单》递给店经理:接待人数、菜单清单、预算封顶、超额自理,全部加盖餐厅公章。
八点半,气氛正热。我故意把话题拉回正轨,拿出合同修订页请王总过目。他摆摆手说改天再谈。我顺势点开手机,给他看了我们部门的“接待单”,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仅限甲乙双方业务沟通人员,附赠菜品清单,超出人员自费。
快散场时我起身去前台。服务员把账单递过来,总价近五千。我拿出那张带公章的接待确认单和我们的预算截图,让经理按第一桌的菜品和饮料结账,其余按散客分单。经理非常配合,迅速分出两张账单。我刷卡把我们那桌结清。
回到包间,我把剩下两张小票递给王总,语气平和:“我们公司规定,只能招待业务参与者,这两桌属于您朋友聚会,按散客结算,前台已经分单了。”一桌瞬间安静,王总脸上的笑僵住了,朋友们也互相看了一眼,场面略尴尬。
王总愣了几秒,想发作又没找着理由。我顺势补了一句台阶话:“今天主要是联络感情,正式条款我们周一会议室详谈。刚好这家店活动多,买单还打折。”他哼了一声,最后还是把两桌结了。散场前,他对我说了句:“你有章法。”
回到公司,我把过程复盘:提前设预算、落地到纸面并盖章;明确接待对象,不给“带队扩容”留下口子;结账时先分单再刷卡,避免扯皮。财务看了记录连连点头,说以后接待都按这个模板走,既体面又不被薅羊毛。
给跑业务的朋友三点建议:一是请客前发“接待范围与预算”确认,口头不算,留痕才算;二是把餐厅变成“合同的一部分”,让服务方协助分单;三是现场不争执,留足台阶、高情商分手。请重要客户吃饭不是“拼面子”,是“立边界”。你遇到过“带人蹭饭”的情况吗?会怎么处理?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做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