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好奇,这种反转是偶然还是必然?如果只看一两个玩梗视频,可能会觉得这是网络的情绪化行为。但把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这背后是社会对男性气质认知的变化。
吴京在多次采访中,用8个反问句密集地讲述自己拍戏的经历,“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让坦克轧过,你轧过吗?我差点死过,你死过吗?野外生存我把人干了,你干过吗?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吗?我能开飞机,你会吗?我能坦克漂移,你会吗?我干了两件中国电影没人干的事,你干过吗?”
央视的介入,意味着这场原本只是网络段子的争议,已经发展到需要权威媒体发声解释的程度,也让这句“坦克没有后视镜”彻底成为舆论场上的热梗。
吴京曾在宣传《战狼2》时说,这部电影是写给女性观众的情书,因为“女性希望被强者征服”。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浪漫的表达。但在如今的性别语境下,这种说法很容易引起争议。
当代女性更在意平等交流和情绪价值。她们不再接受“被征服”作为恋爱或婚姻的前提条件。
影视剧中,像《万万没想到》里的白客,或者雷佳音演的温柔、会照顾人的男性角色,往往更受欢迎。这种转变意味着,观众对男性气质的期待已经不只是力量和保护,还包括理解和尊重。
《革新男性气质》一书把男性气质分为炫耀型、自控型、牺牲型、不明朗型,其中炫耀型是最容易被批判的一类。
吴京的形象在很多人看来就属于炫耀型,这种类型容易和自我中心、缺乏共情联系在一起。
在现实中,那些温柔、会倾听、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男性角色越来越受欢迎。这不只是影视圈的现象,也是社交平台上的趋势。
年轻人开始用“油腻老男人”这样的词来拒绝单一化的男性形象,这背后是审美和价值观的更新。
吴京的形象变化,不是简单的“人设崩塌”,而是时代语境变化下的必然结果。硬汉精神仍然值得尊重,但如果它只剩下不顾一切的冲锋,就会被视为缺乏反思和共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