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军陆续取消了师和团的编制,把师和团合并为了旅,部队编制从师团制转型为旅营制。以陆军集团军来说,过去编制为“军-师-团-营”,师改旅以后,编制为“军-旅-营”。
其实师改旅在本质上,就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战场环境。传统的师团制部队,适合过去大兵团作战,一场大型战役,动辄投入几十个师,这就是人数优势。而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地面上大规模集结这么多部队,很容易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师改旅以后,集团军实行军-旅-营三级体制,各旅作为核心作战模块,具备独立行动能力以及对复杂战场环境的快速自适应能力。部队模块化的调整,也让各种要素更加契合信息化时代战斗力生成规律,打造具备多种能力和广泛作战适应性的部队。
旅营制部队把旅作为基本战役单位,营作为基本战术单位,可以更加灵活应对战场的变化,及时进行战略上的调整。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推行军旅制以后,在指挥上更加方便快捷。过去我军的指挥体系是军下达命令给师,师再下达给团,以此类推。这在平时没问题,如果遇到非常紧急的战况,很可能延误了战机,毕竟在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而如果是军旅制,没有了师和团这两个环节,集团军直接下令给旅执行,旅成了基本战役单位,旅部接到军部命令以后,可以马上制定作战计划,然后把作战任务分配给各营或者分队。
最后是打仗时更加灵活,部队机动能力更强。我军之前一个师总人数大概是10000人,而一个合成旅人数约为6000人,显然6000人在战场上移动速度要快很多,展开和集结都比较快。
师改旅后军队战斗力会不会下降?显然不会。从实战效能角度分析,传统师团制在编制和规模上过于僵化,无法根据战场形势和任务特点进行有效调整。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师团制往往反应迟缓、机动性差,与现代战争强调快速反应、灵活机动的作战理念明显脱节。将师团调整为旅营制能够增强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作战灵活性和指挥效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战争的复杂要求。
现代战争需要陆军实行合成化,才能有效整合作战力量,实现远程投送。各兵种联合作战是现代战争,对陆军部队的要求,这意味着陆军各种兵种共同协作。师改旅的合成化改编,让陆军集团军能快速反应,高效投送远程力量,这在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
解放军取消师和团,推动师改旅计划,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通过取消师和团两级建制,部队可以更好地应对现代战争的变化,提高指挥效率,增强机动性和适应性,大大提升战斗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