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朋友去徐汇滨江看房,销售指着一套江景房轻描淡写地说:"这套单价 20.8 万,刚调价没多久。" 我下意识算了下,一个阳台就值百来万,这价格在松江差不多能买套小三居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样的房子居然还要排队等摇号。
同一时间,另一位同事在松江的房子挂了三个月,从 420 万降到 390 万还是无人问津。中介说现在外环外的房子,就算降价 10% 也未必能成交。这就是 2025 年 8 月上海楼市最真实的写照 —— 一座城市,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行情。
市场真相:平均数背后的巨大鸿沟
官方数据说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已经到了 82653 元 /㎡,同比涨了 5.37%。但这个数字就像把姚明和潘长江的身高平均,根本反映不出真实情况。
在徐汇滨江,翠湖天地隽荟的房价较 3 月又涨了 12.3%,而百汇园二期、宝能公馆 1288 这些小区的二手房挂牌价都在 15 万 /㎡以上。有意思的是,即使是这样的高价,8 月总价 3000 万以上的新房还是卖了近 900 套,吸金超 466 亿元,这个数字差不多抵得上 2021 到 2023 年三年的总和了。
反观奉贤、松江这些外环外区域,房子的去化周期长达 54 个月 —— 也就是说,按现在的销售速度,要卖 4 年半才能清空库存。嘉定区保利叶上海的房价从 7 月的 4.02 万跌到 8 月的 3.68 万,跌幅超过 8%,就算这样,售楼处还是冷冷清清。
豪宅不只是房子,更是 "金融硬通货"
说实话,现在上海的豪宅市场已经不能用普通房地产逻辑来理解了。绿城潮鸣东方和上海壹号院这些顶级项目,70% 的买家都不是上海人,其中江浙富豪尤其多。他们买的哪里是房子,更像是一张 "全球高净值圈层入场券"。
嘉里金陵华庭有套 875㎡的超大户型,中介说看房都要验资,买这里的客户根本不关心月供多少。这种现象让我想起东京的麻布台 Hills,那里的单价已经到了 53.7 万 /㎡,看来上海核心区房价正在向国际顶级水平看齐。
不过豪宅市场也有意外惊喜。8 月徐汇滨江尚海湾豪庭一套 561㎡的法拍房,最终以 3811 万成交,单价才 6.8 万,相当于市场价的五折!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需要一次性付款,普通购房者根本没机会参与。
刚需房的困境:降价也难卖的现实
和豪宅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环外的刚需房正在经历寒冬。截至 8 月底,外环外新房库存高达 52317 套,占了全市库存的近 80%。开发商为了去库存,各种优惠手段都用上了 ——"买房送车位"" 送装修包 "已经不新鲜,有些楼盘甚至推出了" 首付分期 "。
8 月 25 日出台的 "沪六条" 新政本想救市,外环外不限购的政策确实让成交量有所回升。嘉定新城有个小区成交量涨了 40%,但像金山那些更远的楼盘,就算打折促销,一个月也卖不了 10 套。
更让人担忧的是,2026 年外环外还有 21.73 万套限售房要解禁,光是嘉定、松江、青浦这三个区就占了六成以上。到时候这么多房子同时涌入市场,价格恐怕还要往下走。有中介朋友跟我说,现在刚需房都快成 "快消品" 了,买了就贬值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沪六条" 新政:热的更热,冷的仍冷
这次 "沪六条" 政策调整力度不小,最受关注的就是外环外不限购 —— 只要是沪籍或者在上海交满 1 年社保的非沪籍家庭,在外环外想买多少套都行。单身人士也能享受家庭购房资格,公积金贷款额度也提高了,首套最高能到 184 万。
新政实施后,8 月 30 日那天二手房网签量冲到了 1103 套,创了 60 天新高。但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市场反应完全两极分化。离市区近一点的外环外区域稍微好点,而那些远郊板块几乎没什么变化。
"政策是好政策,但老百姓买房看的是预期。现在大家都觉得远郊房子还会降,就算不限购,也没人愿意当接盘侠。"
现在业内都在讨论一个有点魔幻的预测:未来上海核心区的豪宅单价可能会突破 100 万 /㎡,而外环外的刚需房总价可能会降到 100 万 / 套。这意味着一套核心区的小户型,就能换 10 套外环外的房子。
这种分化背后,是房产属性的彻底改变 —— 豪宅越来越像金融产品,用来保值抗通胀;而刚需房则回归居住本质,增值空间越来越小。高净值人群追逐的是核心地段的稀缺资源,普通家庭则更关心通勤时间和生活成本。
对于想买房的朋友,我的建议是:如果是自住,量力而行选择交通便利的区域就好;如果想投资,一定要谨慎。徐汇滨江、陆家嘴这些核心板块的头部资产可能还有上涨空间,但那些同质化严重的外环外房源,未来很可能持续贬值。
#民生聚光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