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之死:
你离真相越近,
离舒适就越远
文 | 雾满拦江
9月18日周四明晚20:00,老雾直播如约而至。
本期直播主题:
历史职场败局:
拆解失败背后的共通法则
老雾在直播间等你!不见不散~
在看文章前,顺手点个预约吧。
9月10号,美国犹他谷大学。
一个叫查理·柯克的哥们,正在搞一场公开辩论,主题很嚣张,叫“证明我是错的”。
这哥们31岁,是美国保守派的一个网红大V,特朗普的铁粉,在网上有几百万粉丝。他正拿着话筒,唾沫横飞地聊着枪杆子的问题。
突然,“砰”的一声。
一颗子弹从远处飞来,精准地干进了他的脖子。
在一片尖叫声中,这个年轻人,轰然倒地。
光天化日之下的政治暗杀,震惊了整个美国。凶手,一个22岁的愣头青,两天后被他亲爹亲妈扭头送进了牢。
这事,撕开了美国社会一道深不见底的口子。
柯克在美国保守派青年里,是个思想领袖,因其儒雅、谦逊、理性的风格,广受好评,名声一度与圣人平齐。
但有意思的,是国内网上的讨论。
在咱们这儿,对他这事,撰写了两套死亡剧本。
第一套剧本,叫“拥枪者的宿命”。
查理·柯克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铁杆粉丝。
他天天嚷嚷:“一个武装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社会。”
这话,在国内很多人看来,就是纯纯的找抽。
所以,他被枪杀的消息传来,一个简单、完美的逻辑就形成了:你看,你天天鼓吹人人有枪,结果自己被枪干掉了吧?活该,这叫自食其果,天道轮回。
这逻辑听着特爽,满足了大家对“恶有恶报”的朴素期待。但你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会发现这纯属扯淡。
首先,那个22岁的凶手,用狙击步枪这种极端暴力,去干掉一个跟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这行为本身,就是对文明和法律的强奸。
不管柯克的观点有多混蛋,凶手的行为都是纯粹的犯罪,不是什么“替天行道”。
你把罪犯的暴行,轻描淡写地说成是对被害人观点的报应,实际上是在变相地给暴力洗地。
其次,根据调查,凶手用的子弹上,刻着反法西斯的口号。
这说明,这愣头青的动机,更可能是一种极左翼的意识形态仇恨,而不是单纯反对“公民持枪”这点破事。
你简单地把他的死归结为“拥枪”,是一种典型的思想懒惰,是把背后美国社会左右两派往死里整的深刻背景,给无视了。
第二套剧本,流传更广,也更煽情:柯克是因为反堕胎,才招来杀身之祸。
他最著名,也最吓人的观点是:“就算我女儿10岁时被强奸怀孕,我也会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因为那个没出生的婴儿是无辜的。”
这话,让无数人气得想骂娘。
于是,第二条逻辑就来了:你让被强暴的小女孩承受一辈子的痛苦,去生下恶魔的孩子,你这种人渣就该被一枪打死!
这种愤怒,完全可以理解。但我们还是得说,这逻辑同样有问题。
很多人骂他,是基于一个前提:“小女孩和她家得自己承担所有毁灭性的后果”。
这在咱们中国的环境下,是完全成立的。
但在美国那套体系里,虽然争议很大,但确实有针对这种情况的福利和领养系统。政府和各种组织,会给不想要孩子的母亲提供很多保障。
这里绝不是给柯克那冷血的话洗地。其实很多骂他的人,预设的那个“女孩必须自己承担所有物质成本”的核心论据,在美国的实际情况里,并不完全成立。
因此,用这个不那么牢固的论据,去推出“他该死”的结论,就变成了一场情绪化的道德审判,而不是严谨的逻辑思辨。
(04)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查理·柯克的死亡?
直接原因,是凶手的子弹。
而根本原因,是美国社会日益严重的政治撕裂。
凶手并非简单地反对某一个观点,而是要毁灭他所仇视的整个意识形态的代表人物。
这场真实的悲剧,恰恰印证了我们看世界时,存在三种认知层次:
第一层次:纯粹的观点。
这是最低的层次。在这层的人,脑子里非黑即白。
他们没法接受一个“坏人”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没法容忍一个“好人”会说出混账话。
当现实不符合他们纯粹的想象时,他们就倾向于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消灭。
网上的键盘侠和现实中的子弹,根子都在这儿。
第二层次:矛盾的现实。
这是中间的层次。
他们能看到世界的复杂性。
他们知道柯克的观点很混蛋,但也能看到他背后代表了数百万美国人的真实想法;他们知道凶手的行为是犯罪,但也理解他背后那股社会撕裂的巨大愤怒。
他们能理解现实的无奈,所以不会轻易地站队和审判。
第三层次:底层逻辑。
这是最高的层次。在这层的人,不再纠结于柯克该不该死,而是去琢磨驱动这一切的底层逻辑。
他们会问:为啥美国的政治会撕裂到这个地步?为啥社交媒体会加速仇恨?什么样的社会,会让一个22岁的年轻人,选择用子弹去参与政治辩论?他们思考的是系统和规律,而不是个案和情绪。
(05)
查理·柯克的悲剧,不在于他的那些观点,而在于我们眼睁睁地看到,有人真的用一颗子弹,去终结了一场本该在辩论台上进行的吵架。
这才是最可怕的。
那么,在这个越来越极端的世界里,我们怎么才能不被那些“用子弹吵架”的傻子伤害?
答案或许只有三个:升级你的大脑,看清他们的套路。
一、给自己的大脑装上认知防火墙。
当一个结论让你瞬间上头、热血沸腾时,要立刻警惕。
这往往不是因为你掌握了真理,而是你的情绪G点被别人精准地找到了。
越是简单粗暴、非黑即白的逻辑,越有可能是投喂给懒惰大脑的毒药。
主动去接触那些让你不舒服、甚至反感的信息,不是为了认同它,而是为了给你的防火墙做一次压力测试,看看它到底有多脆弱。
二、远离那些给人贴非人标签的战场。
一旦你发现,一场讨论的重点不再是“这件事怎么办”,而是开始把对手描绘成“恶魔”、“人渣”、“畜生”时,请立刻闭嘴,然后悄悄走开。
因为这已经不是辩论,而是在为将来的暴力冲突进行“道德动员”。
将人非人化,是子弹上膛的第一步。
我们不必参与这种狩猎游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猎物。
三、学会拆解问题,而不是站队撕人。
普通人吵架,是在人为中心,争个你对我错;而高手过招,是围绕问题,寻找更优解。
你要强迫自己把人和观点分开。
你可以把柯克的观点批得一文不值,但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证明“柯克是个坏蛋”上。
当你能做到对事不对人时,不仅能让你看问题更通透,更重要的是,你不会轻易被卷入任何一方的仇恨漩涡。
因为当傻子们都喜欢用子弹吵架时,聪明人首先要学会的,不是如何赢得辩论,而是如何不被流弹击中。
(*本文配图来自AI绘画及网络,仅供参考)
昨日雾曰
权力又三个要素:
雄才大略,只是你的起点。
优化配置资源,是你施展才华的空间。
善良与否,决定你能走出多远。
——《 》
9月18日周四明晚20:00,老雾直播如约而至。
本期直播主题:
历史职场败局:
拆解失败背后的共通法则
老雾在直播间等你!不见不散~
点击下方即可预约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