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坏了,凭啥不高价收我们的大豆?”——这句带火的牢骚,其实是彭博电视9月10日采访伊利诺伊豆农Darin Stasell时,中文自媒体把原话“Why won’t China pay up?”翻译成了情绪版。 伊利诺伊豆农达林・斯塔塞尔的质问,成了美国大豆产业的集体哀嚎。但答案,其实就在美国自己。
中国订单的消失是直接导火索。美国农业部 9 月 12 日报告显示,8 月中国仅买 67 万吨美豆,同比降 58%。同期巴西对华装船 918 万吨,逼近历史峰值。美国农业部被迫将 2024/25 年度美豆期末库存上调至 1.34 亿蒲,较上月增 2500 万蒲,理由就六个字:“中国需求消失”。
这不是突然变脸,而是 2018 年埋下的伏笔。7 月 6 日美国对华大豆加征 25% 关税,当天十几艘美豆货船掉头赴南美。巴西抓住机会,三年扩种 12%,产量反超美国。成本差距彻底锁死美豆退路:9 月 10 日数据显示,巴西桑托斯至中国北方港口运费 36 美元 / 吨,美湾至中国 52 美元 / 吨,价差 16 美元。叠加关税后,美豆到岸价贵 120 美元 / 吨,榨厂没有选择。
中国自身需求也在收缩。农业农村部 8 月 30 日通报,77% 饲料企业用低蛋白日粮技术,豆粕用量从 17.9% 降至 12.6%。按 4.5 亿吨饲料年产量算,一年少进口 1300 万吨大豆。今年油菜籽增产 5%,菜粕替代进一步挤压空间,中国买家根本不用急。
美国找替补的努力全白费。墨西哥年均买 528 万吨,埃及 323 万吨,加起来不及中国高峰期三分之一,且墨西哥压榨产能仅扩 60 万吨。非洲市场?西非到中国航线比巴西远 7000 海里,运费贵 25 美元,贸易商直接拒绝。政策救场更没戏,艾奥瓦州提生物柴油掺混率至 20% 的法案未通过,联邦环保署维持 B12.5 标准。
市场用脚投票。9 月 10 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管理基金美豆净空单 7.8 万手,创 2020 年 4 月以来新高。现货端,伊利诺伊州大豆成本 11.3 美元 / 蒲,现货价 10.15 美元 / 蒲,每英亩亏近百美元。高盛已预测 2025/26 年度美豆种植面积减 370 万英亩,相当于整个爱荷华州改种其他作物。
有人说该靠补贴救市,但密西西比河粮仓老板的对讲机传言更真实:“每蒲补 2 美元才够本,不然等洪水冲走吧”。但问题核心从不是补贴。2018 年加税亲手推开中国,巴西趁机补位,中国又靠技术和替代实现自给,三重不可逆下,美豆困局早成定局。
那些堆在码头的大豆,不是 “卖不出去”,是 “被市场淘汰了”。美国豆农改种玉米还是小麦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贸易政策背离市场规律,再大的农业基础,也留不住买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