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沿岸的粮囤堆到3米高仍在加高,仓库里700万吨新收大豆正加速霉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合约价格较三年高点暴跌40%。2025年美国大豆收获季,一场“丰收灾难”正在上演。而压垮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中国买家的集体消失:整个收获季,曾经的“头号买家”没下一张订单,在3月单月对华出口直接归零。
要知道,2018-2024年间,美国年均28%的大豆产量都销往中国,占其出口总量的60%;2023-2024年度,近2500万吨美豆输华,是欧盟采购量的5倍。但如今,码头空无装船的货轮,运输公司停掉大半业务,伊利诺伊州豆农盯着11.3美元/蒲的成本价和10.15美元/蒲的现货价,每英亩净亏近百美元,只能对着仓库叹气。这场持续20年的贸易依赖,为何说断就断?
![]()
根源在2018年的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并在芯片领域设限,中国将美国大豆列入反制清单,25%的关税直接抹去其价格优势。从那时起,中国“去美国化”的大豆进口战略启动: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占比达76%,美国仅占18%;2025年9月,1200万吨新季采购订单全落南美,巴西占67%、阿根廷占33%,美国对华出口同比暴跌88%,创近20年最低。
为筑牢供应防线,中国在国际上构建稳固供应链。投资120亿美元参与巴西铁路、港口建设,物流时间从45天缩至33天;推动人民币结算规避美元风险,与南美国家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和质量互认机制。2024年巴西对华出口大豆7465万吨,占中国总进口量71.1%,2025年预计升至75%以上。同时与阿根廷、乌拉圭签署1000万吨新协议,形成“南美三角供应圈”。
![]()
国内端,“大豆振兴计划”成效显著。2025年中国大豆产量突破2300万吨,较2017年翻番;东北地区扩种1200万亩,耐盐碱品种亩产提升30%,农科院实现高产新品种技术自主。对进口大豆依赖度从85%降至75%以下,叠加低蛋白饲料技术推广,一年减少豆粕用量800万吨,植物基、微生物蛋白等替代品进一步挤压需求空间。
美国试图挽救却束手无策。墨西哥年均采购528万吨、埃及323万吨,加起来不及中国高峰期三分之一;西非因航线比巴西远7000海里、运费贵25美元,被贸易商拒绝。艾奥瓦州提生物柴油掺混率至20%的法案未通过,联邦环保署维持B12.5标准,政策救场失效。美国大豆协会坦言,无任何市场能替代中国的需求体量。
![]()
产业连锁危机已蔓延。700万吨滞销大豆造成超40亿美元直接损失,连带影响达180亿美元,大量家庭农场濒临破产。农业机械行业销量下滑,制造商提价形成恶性循环;农村社区商铺空置率攀升,银行农业贷款不良率2025年第二季度达6.2%,创十年新高,部分银行收紧信贷。
当美国把农产品当政治筹码时,就丢了最关键的信任。即便未来关系缓和,美豆也难回中国主流市场,价格劣势、品质差距与政治风险,使其无法与南美大豆竞争。美国大豆的“烂仓危机”还在持续,而中国正走向更安全自主的粮食未来,这或许就是对贸易霸凌最直接的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