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江讲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巡察组空降
大三甲耗材、设备采购违规被揪出!
9月5日,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发布一则《关于五届市委第六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始于1904年,是一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设置一院两区,编制床位1500张,开放床位1710张,年门急诊量约102.7万人次。
《通报》指出,2024年9月18日至11月2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对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巡察。重点检查医药领域涉及的药品、耗材、医疗器械、后勤服务、工程建设等相关事项及有关资金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共反馈21个方面33个具体问题,并提出了整改要求。包括:医保领域长期存在违规行为、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采购不规范、倾向性指定性采购、串通投标、随意变更供应商等违规行为被一一揪出。
01
医保领域长期存在违规行为
审计发现市人民医院存在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串换内容收费、扩大范围收费等问题,涉及违规收费11313人次、违规金额235.26余万元。
02
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采购乱象多
医院普遍存在倾向性指定性采购、串通投标、不公正评标、随意变更供应商、“合同一签管终身”等乱象。
如,合同到期未重招、直接续签的供应商涉及160余家、7000余个规格型号;院内90%以上的采购项目评标过程未量化评分标准,打分随意,评标流于形式。
“不会买、买不回”现象突出,2022年10月申报采购的小儿腹腔镜系统、强脉冲光治疗仪等35项医疗设备至今均未采回,医用耗材“气管切开插管”“PTA球囊扩张器”分别流标9次、10次。
03
采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制度执行普遍打折扣,采购、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工作统筹规划不力,在规范采购、堵塞漏洞方面举措乏力、质效不高,廉政风险突出。
对于巡察报告指出的问题,该院高度重视,制定整改任务清单,确保每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如:
针对招标采购问题,医院重新修订多项规范标准,确保有效地避免招标采购不规范、执行财经纪律不严格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对以康*公司为代表的问题供应商进行监管整改,并制定供应商“黑名单”制度进行长期约束。
当前,医药领域专项整治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整改风暴中,院内耗材、设备采购的巡查力度直接拉满,精细度也明显提升。
不单是雅安市人民医院,近期全国多地纷纷开展检查行动,掀起一场医疗机构的耗材与设备采购“账目”专项检查风暴,同时医院采购供应环节的供应商也成为整治的重点对象。
多地启动严查!
剑指耗材设备采购,供应商违规...
9月8日,岳阳市人民医院发布《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4年9月6日至11月15日,第三巡察组对岳阳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巡察。共发现27个方面82个具体问题。其中包括:
医院采购存在单一采购现象。
对此医院修订设备配置报告,取消推荐品牌,改述设备功能。严格落实省级采购通知要求,限额以上项目组织专家论证。
新进耗材的准入审核手续不规范。
对此医院修订医用耗材管理办法。召开2次耗材委员会,新品准入集体决策。对耗材用量大的科室开展管理办法培训。
向配送企业收取保证金,向公司收取赞助费用于药房、药库装修及设备采购。
对此医院成立专班推进整改,完成自查报告。与10家配送企业会商,依次退还企业履约保证金,后续持续跟进整改。
9月5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发布《关于十二届区委第六轮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其中涉及多项耗材、设备采购不规范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发现“医用器械耗材管理较粗放”问题,存在公共耗材管理不规范、专科耗材出入库管理有缺位等问题。对戏医院规范统一耗材领用表单,并规范填写,堵塞监管漏洞。
临床科室耗材的领用监管不够。对此组织供应商约谈,明确耗材配送要求,并组织开展供应商配送服务考核评价。定期对可收费耗材(重点为高值耗材)进行抽查核对,反馈并督导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针对医疗器械采购的专项整改风暴中,不仅仅是公立大医院,基层基层卫生院也成为整治的重点对象。
近日,据蚌埠市纪检监察网披露:固镇县纪委紧盯药品、耗材、医疗器械采购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通过查阅资料、数据比对、实地抽查等方式对11个乡镇卫生院开展监督检查。
检查发现,多个卫生院在医用物资采购中出现:应招标不招标、拆分项目、串标围标、虚假询价以及在采购中吃回扣、索贿受贿等问题。
目前,因虚假询价、询价手续不规范等问题14人受到处理。
不难发现,当下各地巡查组对医院端的采购合规和供应商院合规的关注度明显增强。
可以预见,在各地部门释放对医药购销不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之下,接下来,从三甲到基层,从院内到院外,耗材设备采购“全环节”清查战线即将全面拉开。
多部门出动
医械采购整治大幕拉开!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多次释放信号,重点提及针对医用耗材、医用设备和招投标等领域的违规整治。
其中,在《关于印发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中重点提及:
持续深化医药购销领域治理,加强医药卫生领域新型、变异和隐形问题研判预警,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聚焦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设备、基建和信息化项目招投标、后勤服务等监管重点。
国家规定在前,各地相关部门紧随其后,全国范围内一场针对院内药械采购和供应商违规整治行动同步拉开。
9月9日,上海卫健委等十四部门发布“《落实〈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任务分工方案》。其中明确:
加强医药卫生领域新型、变异和隐形问题研判预警,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聚焦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设备、基建和信息化项目招投标、后勤服务等监管重点,持续规范检测样本外送、外配处方、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和司法办案力度。
不仅如此,各地审计部门的直接打击,更为全国耗材设备采购的检查力度和违规供应商清理增加筹码。
如:山东省审计部门对全省公立医院捆绑销售药品和医用耗材等违规行为进行清理。其中,25家医院通过与供应商终止合作,对耗材重新招标等方式进行整改。
四川雅安市全面核查 6 家医疗机构违反规定采购试剂耗材问题,并停止从原供应商处采购试剂耗材,停用、替换设备 52 台,剩余 38 台设备已制定替换计划并在年内完成替换。
显然,巡查部门和审计部门清查的“组合拳”已经出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院内的医疗耗材采购建立规范,更直接打击了医疗领域内的腐败行为,所有参与招采的医院、供应商企业都务必重视起来。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转载请后台联系编辑。
1
2
3
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