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前吃鲍鱼是非常奢侈的事,为啥现在鲍鱼这么便宜了?

0
分享至



三十年前一顿鲍鱼宴能买辆自行车,现在一斤鲜鲍才几十块,超市冷柜里码得整整齐齐,跟大虾似的随便挑。老一辈人说“一口鲍鱼一口金”,那时候谁家吃顿鲍鱼,街坊四邻都得议论三天,说是“显摆”。

可现在呢?烧烤摊上串两块鲍鱼,配瓶啤酒,鲍鱼咋就从“海中黄金”变成了“平民海鲜”?



要说鲍鱼为啥便宜了,得先明白它原来凭啥贵,鲍鱼不是鱼,是软体动物,属于贝类,学名叫“皱纹盘鲍”,主要生活在潮间带礁石缝隙里,靠啃食藻类过日子。它长得很慢,野生环境下,三年才能长到能吃的尺寸,而且产量极低。

早年间捕捞全靠潜水员摸石头缝,一人一天能捞上来十几个就算不错了。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它口感弹嫩、味道鲜美,自古就是宫廷贡品,《清宫膳档》里记载慈禧太后最爱吃“红烧鲍鱼”,一席宴动辄用掉上百头,成本高得吓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高档酒店一道葱烧鲍鱼能卖到上千元,相当于普通工人几个月工资。那时候别说吃,见都没见过的人一大把。可这一切,在21世纪初开始悄悄变了。

改变的起点在福建和山东这两个地方,一个靠南,水暖;一个靠北,水质清,都是养鲍鱼的好地界。90年代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始攻关“鲍鱼人工繁育技术”。



难点在哪?鲍鱼幼体特别娇气,刚孵化出来的小苗只有头发丝粗细,对水温、盐度、饵料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全军覆没。科研人员一遍遍试,光是饵料配方就调了上百种,最后发现用特定种类的硅藻喂养,成活率能提高三倍。

2001年,福建连江成功实现大规模育苗,当年产出鲍鱼苗超过5000万粒,这是中国第一次摆脱对野生种苗的依赖。紧接着,养殖模式也升级了。最开始是“筏式吊养”,把鲍鱼装在网箱里挂在海面上,但台风一来全打没了。

后来改用“陆基工厂化养殖”,在岸上建起恒温车间,用水泥池子养,水循环过滤,温度、溶氧、pH值全由电脑监控,比养孩子还精细。



这种模式虽然投入大,但全年都能生产,单产高出传统方式五倍以上。到了2010年前后,福建、山东、辽宁三省的工厂化养殖场遍地开花,全国鲍鱼年产量从几百吨猛增到十几万吨。

以前鲍鱼卖得贵,不只是因为少,还因为运输难、加工慢。活鲍离水撑不了几小时就会死,死了就没法卖高价。

后来冷链系统跟上了,从养殖场到批发市场全程4摄氏度冷藏,空运、冷链车配合,早上福建出塘,晚上北京酒楼就能下锅。



再加上速冻技术进步,真空包装的速冻鲍鱼既能锁住鲜味,又能长期保存,超市货架上一摆就是半年。

加工环节也实现了自动化,过去剥鲍鱼壳全靠手工,一人一天最多处理百八十只,现在有专用去壳机,每分钟能处理上百只,效率翻了几十倍。



成本下来了,价格自然也就扛不住了。根据农业农村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00年全国鲍鱼产量不足2000吨,批发价每公斤超过600元;而到2023年,产量已达23.8万吨,福建产地的鲜活鲍鱼批发价已降至每公斤80元左右,降幅超过85%。

即便是品质较好的“深水吊养鲍”,价格也不过每公斤150上下,普通人逢年过节买个半斤八两,完全负担得起。



有人会问,养得多,味道会不会差?这事儿得客观说。野生鲍鱼因活动范围大、食物多样,肉质确实更紧实,风味层次更丰富。

但现代养殖通过优化饲料配比,比如添加鱼粉、海藻粉、复合维生素,甚至模拟自然环境让鲍鱼在礁石上爬行增加运动量,已经极大提升了口感。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年多次抽检显示,规模化养殖鲍鱼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与野生个体差异不大,重金属、微生物指标全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你现在吃到的养殖鲍鱼,虽然不是“山野散养”的那种原始风味,但绝对算得上安全、稳定、优质。而且养殖反而保护了野生资源。

过去滥捕导致黄海、渤海的野生鲍鱼种群一度濒临枯竭,如今有了人工供应,捕捞压力大大减轻,生态也在逐步恢复。



2022年,山东长岛海域开展增殖放流,累计投放人工培育鲍鱼苗超百万只,用于修复海底生态系统,这就是养殖反哺自然的典型例子。

鲍鱼的“降价史”不是什么市场泡沫,也不是品质缩水,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技术革命和产业攻坚。中国人用几十年时间,把一种原本靠天吃饭的稀缺海货,变成了可控、可量产、可普及的日常食材。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一《阵地》仅播1天,就被要求下架?理由很一致:毁了伟人形象

央一《阵地》仅播1天,就被要求下架?理由很一致:毁了伟人形象

古木之草记
2025-09-17 16:04:04
女子被闺蜜用菜刀砍伤头部,拒绝2万元和解,坚持让闺蜜拘留10天,并称后续会起诉

女子被闺蜜用菜刀砍伤头部,拒绝2万元和解,坚持让闺蜜拘留10天,并称后续会起诉

观威海
2025-09-17 15:11:09
五十军硬刚25万美军,部队都快打没了!军长曾泽生也不跟彭总说

五十军硬刚25万美军,部队都快打没了!军长曾泽生也不跟彭总说

蜉蝣说
2025-09-17 10:33:39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萧竹轻语
2025-09-11 16:45:37
俄罗斯最怕的,从来都不是北约东扩,而是文化霸权覆灭

俄罗斯最怕的,从来都不是北约东扩,而是文化霸权覆灭

史政先锋
2025-09-17 13:50:20
中国成功收复南海第一大岛礁,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周围全是宝藏

中国成功收复南海第一大岛礁,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周围全是宝藏

小lu侃侃而谈
2025-09-17 19:33:39
英国王室高规格接待特朗普夫妇,全员盛装相迎,后续行程丰富

英国王室高规格接待特朗普夫妇,全员盛装相迎,后续行程丰富

土澳的故事
2025-09-17 21:09:34
成都首条穿越中心城区的市域快线来了 市民体验:起码节省半个小时 太方便了

成都首条穿越中心城区的市域快线来了 市民体验:起码节省半个小时 太方便了

封面新闻
2025-09-17 18:16:04
神似刘亦菲的女孩4条视频涨粉20万,本人直播回应:“没有整容,天然的”

神似刘亦菲的女孩4条视频涨粉20万,本人直播回应:“没有整容,天然的”

极目新闻
2025-09-17 09:57:18
日本丑女耗资2600万整容超100项把自己变成超级美女

日本丑女耗资2600万整容超100项把自己变成超级美女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9-16 17:50:07
杨某媛发声!但IP显示在甘肃,估计她不能去香港读博了……

杨某媛发声!但IP显示在甘肃,估计她不能去香港读博了……

麦杰逊
2025-09-17 18:48:10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蜉蝣说
2025-09-16 11:23:23
中国股市:最好的休息,不是空仓,而是一生专注“只做一只股票”

中国股市:最好的休息,不是空仓,而是一生专注“只做一只股票”

一方聊市
2025-09-16 13:43:11
时隔九个月 今晚美联储将重启降息!

时隔九个月 今晚美联储将重启降息!

财联社
2025-09-17 15:07:13
生于1988年、省委委员,黄娜拟任新职

生于1988年、省委委员,黄娜拟任新职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7 15:24:36
中方外长亲自出马,波兰终于松口:可以放行中欧班列,但有个条件

中方外长亲自出马,波兰终于松口:可以放行中欧班列,但有个条件

墨兰史书
2025-09-16 19:20:03
这一次,西贝贾国龙一反常态,罗永浩的一句话,给了他最后的体面

这一次,西贝贾国龙一反常态,罗永浩的一句话,给了他最后的体面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9-16 19:34:53
10年前乳山海景房骗局:如今那些买家的现状如何?

10年前乳山海景房骗局:如今那些买家的现状如何?

晓囝爱八卦
2025-09-17 16:14:29
斯诺克英格兰赛:丁俊晖4-1塞尔特,吴宜泽4-2韦克林

斯诺克英格兰赛:丁俊晖4-1塞尔特,吴宜泽4-2韦克林

懂球帝
2025-09-17 18:56:04
48岁经理被裁员,获240万补偿后删310位前同事,领导傻眼了

48岁经理被裁员,获240万补偿后删310位前同事,领导傻眼了

朝暮书屋
2025-07-15 18:26:42
2025-09-17 23:59:00
天下十三洲猎奇 incentive-icons
天下十三洲猎奇
真实灵异奇闻异事收集者
771文章数 5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以10余万士兵集结 仅45平方公里加沙城恐难幸免

头条要闻

媒体:以10余万士兵集结 仅45平方公里加沙城恐难幸免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2025vs2026保研数据大揭秘!100所大学排名洗牌,附完整排名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