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中还有湖,湖中还有岛,你见过这么奇特如同套娃般层层嵌套的岛中湖中岛中湖中岛吗?是不是光听着就快晕了?这便是位于菲律宾的一个罕见自然系统,被地质学家称为 “五阶套娃结构”。
首先最外层是菲律宾最大岛屿吕宋岛,该岛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西面南海,背靠菲律宾海,北与我国台湾省隔巴士海峡相望。该岛三分之二都是山地丘陵,虽然属于大陆岛结构,主体由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碰撞抬升形成,但境内分布有多座活火山。
在吕宋岛的西南部八打雁省境内有一座塔阿尔湖是第一层湖泊,该湖呈现出不规则椭圆形,长约24公里,宽14公里,岸线总长115公里,最大水深能够达到170米,面积能够达到244平方公里。塔阿尔湖属于火山口湖,前身是一座巨大的火山,数十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了一个直径约 15 公里的火山口,火山活动减弱后,逐渐塌陷变成了一个漏斗形的洼地,后海水通过潘锡皮特河倒灌,以及长年累月的降雨积水,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咸水湖,后在1754 年的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后,导致河道被堵塞,塔阿尔湖所在地区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十分充沛,随着大量雨水汇集,水位升高不断溢出,经过长期水体更新,盐分逐渐稀释,最终变成了淡水湖,由于湖底地形复杂,存在多个热液喷口,因此局部水温存在异常升高现象。并且因火山活动导致周边硫磺沉积显著,成为了特色生态景观,吸引大量游客来此光顾。
塔阿尔湖中心则是第二层嵌套塔阿尔火山岛,该火山岛是火山活动的直接产物,主体由安山岩构成,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活火山之一,但自1572年以来,还是已经经历了多达33次喷发记录,随着火山喷发物的不断堆积,在湖中央形成了海拔300米,面积23平方公里的岛屿,2024年曾发生过多次蒸汽喷发,12月的一次,气柱一度高达2800米,今年这座火山还在持续小规模喷发,灰柱高度达900米。因经年累月受火山活动影响,火山岛地表分布着火山渣锥和熔岩流遗迹,西南侧还形成了明显的火山碎屑堆积层。
而在火山岛的中央则是嵌套的第三层火山口湖,面积约1平方公里,水深20米左右,是1911年火山喷发导致火山口塌陷形成,湖泊底部比较平坦,还保留着古火山喷发遗迹。湖水则因富含硫磺和矿物质,呈现出明显的翠绿色,与周边赭红色的火山岩形成鲜明对比。
而在这一火山口湖的中心位置,存在最后一层湖心微型岛屿,被称之为"火神岛",是1977年火山蒸气喷发后,裹挟着大量火山灰和岩石碎片,以层状火山碎屑岩形式堆积,逐渐露出水面形成岛屿雏形,面积仅4000 平方米,最高点高出湖面30米左右,并且火神岛的形态并非固定不变,2020年,火山喷发就曾引发地面裂隙。导致火山口湖水体渗入岩浆房,最终干涸,暴露的湖床使得火神岛一度与火山主体通过陆地相连,还形成了宽约200米的地峡,不过因长期降雨补给,导致火神岛再度孤立成岛。
菲律宾这种“湖中岛、岛中湖”的嵌套结构所形成的独特递归地貌,是大自然雕琢的杰作,更像是一部记录火山演化的史书,其独特的五阶四层嵌套结构也为人类研究火山喷发机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