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被剪切后仍能稳定供电,现场观众对服贸会首秀的产品连连称赞;京东方打造的“零碳小屋”正将阳光转化为电能,诠释着建筑从“耗能”到“产能”的革命性转变;华商三优的智能充电机器人能够为电动公交和重卡进行无人充电操作,“站”在展台显眼的位置“彰显实力”……
秋高气爽,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作为服贸会的核心专题之一,环境服务专题在7号展馆亮相,也成为观众火热打卡的场馆之一。展馆内,企业齐聚一堂,围绕“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主题,集中呈现绿色能源、循环经济、新材料等细分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最新成果,共同展示绿色低碳领域的解决方案。在这里,能源不再是传统的“油电煤气”,而是融合了数字智能、商业模式创新和全球合作的绿色服务贸易新范式。
从概念到“期货”——CCUS与氢能成焦点
巨大的电子沙盘上,风机缓缓转动、光伏屋顶闪着蓝光,一条氢能重卡车队沿着高速“云奔驰”;全液冷超充产品、地热、绿电、生物燃料,7号展馆内,各家企业不约而同将绿色低碳技术作为展示重点。
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更是占据展区“C位”。今年,“三桶油”把硬核科技摆上了“货架”,他们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油气供应商,而是转型为提供全方位能源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商。
中国石化通过模块化空间布局与数字科技,系统展示了企业在氢能、CCUS技术、地热、风光绿电及生物燃料五大新能源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
中国海油则致力于推动油气全产业链节能降碳,积极布局清洁能源替代。“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油已实施节能与低碳类项目400余项,实现节能量104万吨标准煤,减碳量3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中国石油重点展示了其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石油高纯氢总产能达8100吨/年,同比增长23%;建成加氢站26座,同比增长24%。
当前,CCUS与氢能已成为“三桶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与传统能源产业链具备较强的协同性,成为企业优先布局的方向。
此外,“三桶油”还展示了其在油气勘探、生产、炼化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体现了其在传统能源业务上的绿色低碳转型与服务贸易创新。
“三桶油”不约而同展出了非油业务,中国石化旗下易派客、易捷养车、易捷咖啡,中国石油好客昆仑等“同台竞技”,展示企业在服贸会中“服务”宗旨。
AI赋能能源——重新定义能源场景
在展厅一角,京东方展出的“新派充多媒体充电桩”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充电桩采用分体式柔性充电方案,最大输出功率高达250kW,同时配备两块55英寸高清宽温屏幕及一块10.1英寸触摸屏,巧妙融合充电场景与户外数字广告场景。
京东方特别打造的“零碳小屋”是首个钙钛矿BIPV全方位应用对外展示示范项目,装机容量为7kW,年均发电量约3800kWh,不仅能满足家庭日常用电需求,等效节约标准煤约1.1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8吨。
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在出行方面,尽管当前许多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00公里以上,甚至有的车型能跑到1000公里,但充电时间长始终是个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一难题则有望被华为最新推出的液态超充技术彻底攻克。
展馆里,华为展示了“一秒一公里”的全液冷超充站以及充电桩,并通过光储充一体化方案构建电网友好型充电网络,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
在能源终端领域,北京燃气集团展示了“无人车+巡检精灵”协同系统。“搭载128线激光雷达的无人机集群,可对20公里高压管线进行亚毫米级扫描,每天完成相当于200名巡检员的工作量。”北京燃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服贸会现场记者看到了具备自主避障能力的四足机器狗,能够深入管廊执行甲烷浓度检测、焊缝探伤等高风险作业。
北京热力集团展示了“管网泄漏动态仿真系统”,通过在供热管道关键节点植入5000个微型光纤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温度、压力、振动等18项参数。
纯锂新能源公司展出了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凭借“不起火、不爆炸”的本征安全特性,已通过多项国家级安全认证,包括钢针穿刺、暴力剪切、高空跌落等极端测试。“未来商超配送、物流骑手、共享电动车等高频场景中推广落地。”该展台相关工作人员说。
蓝图走向现实——园区不断归“零”
本届服贸会专门设立了“零碳园区方案馆”,汇聚了10余家中外企业,构建全要素、全流程的零碳解决方案体系。
京能科技带来的“零碳园区示范展示”沙盘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从行政楼上的光伏板,到路边的光伏座椅和电动车充电桩,各色模型清晰直观展示了常见的工业园区构成。京能科技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主要涉及能源供给系统的构建,涵盖源、网、储、充等核心环节。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园区提供电力供应,并将富余电能转化为冷热能存储。
华通科技展示了零碳园区能碳管理平台,包括虚拟电厂管理系统、工业综合能源管理系统、AI智慧综合能源供冷供热管理系统和建筑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作为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的老朋友,朝阳环境集团带来了北京市首个AI智慧焚烧系统。这套全链路AI智慧焚烧系统融合大小模型,构建了多模态自适应感知、多变量超前预测及多系统协同控制三大核心引擎,攻克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顽疾。
全国首个“全周期零碳智慧商圈”华贸集团同样吸引眼球。2024年,北京华贸中心实现了100%绿电运营,全年引入绿电4000余万度,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能把逛街做成了一门低碳生意也不错,比如消费者踏入商场后,App自动推荐‘低碳路线’。在绿色餐厅点‘零碳套餐’可积2倍碳币,碳币可兑换停车券、电影票,没准‘零碳’会成为新的流量入口。”能源从业者师先生作为观众畅想着绿色未来。
可以看出,各企业都将绿色和数智能源的“服”与“贸”玩出了新高度。
“以前在服贸会看氢能,看低碳技术和产品像是逛科技馆。今年这里更像一个交易所,零碳绿色技术不再昂贵,而是成为可交易的全球共享品。”一位连续几年都来服贸会的观众向记者感慨。
从“秀肌肉”到“开订单”,各企业将绿色生产力打造可贸易、可复制的“中国方案”。绿色和智能已不再是展板上的口号,而被拆解成一个个可体验、可下单、可盈利的服务,各企业也将技术、标准、物流、金融拆解成可自由组合的“乐高模块”,让全球买家“所见即所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