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今年三十出头,在经历了好几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后,终于遇上一位条件合适、彼此倾心的男友。
两人相处融洽,已经在谈婚论嫁的路上走了大半。可就在这个节骨眼,小雅却喊了停。
原因出在亲密关系上。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玩得太花了”。有些行为她不仅接受不了,甚至隐隐觉得“变态”。
比如,男友会提出不洗澡就要她给口,还想尝试类似男同性恋之间的性行为模式。还有各种姿势,几次下来,小雅身心不适,最终选择了分手。
分手后的这几个月,家里安排她相亲好几回。可见来见去,对方要么经济条件不如前男友,要么性格不合,聊都聊不下去。
她越来越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当时太冲动了?是不是我太保守了?
纠结再三,她找到老周,开口第一句就是:“周老师,您说,一个床上玩得特别花的男人,能嫁吗?这是不是说明……他人品有问题?”
老周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带着类似困惑来找她的姑娘。
老周说,性,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缺失、却对婚姻幸福影响极大的一课。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全凭猜测、恐惧或道听途说来做判断,最终错失缘分,或陷入痛苦。
所以老周决定把小雅的故事写出来。
不是为猎奇,而是希望更多年轻人能正视这个问题。你不必接受一切,但你需要了解真实的世界。
老周告诉小雅,床上玩得花与人品,并没有直接关联。
除非他强上、或是明明婚姻中没有性生活却拖着你不放,那才是人品问题。
否则,那些令你惊讶甚至不适的行为,更多是来自性心理的范畴,和“道德”往往不沾边。
她不解地反问:“可是他不洗就让我亲,这不脏吗?这不就是侮辱人吗?”
老周耐心地解释,这其实涉及一些人性中深层的心理机制。对某些人来说,突破日常的卫生习惯或社交礼仪,会带来一种“极致的接纳感”、“即使我不完美,即使我脏,你也愿意爱我”。
这是一种深层的信任试验,也混合了某种奉献与臣服的心理。当然,同样地,也有人反过来,愿意为对方做同样的事。
如果你还是很难理解,不妨想想电影里的亲密镜头,男女主角一见面就天雷勾动地火,从门口一路纠缠到厨房岛台,哪还顾得上先洗个澡?
导演之所以这么拍,正是因为这种“失控”里藏着强烈的激情。
而关于她所说的“模仿男同的行为”,其实在双方自愿、做好安全和卫生措施的前提下,这也只是众多性行为模式中的一种。
很多长期伴侣都会尝试打破单一模式,探索更多元的快乐。你可以不喜欢、不接受,但没必要直接给它贴上“变态”或“人品差”的标签。
老周说这些,绝不是要小雅勉强自己接受所有行为。
正相反,老周是希望她,以及所有对性存有困惑的年轻人,能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真正明白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无知会带来恐惧,而恐惧容易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知道了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广阔,你才能更坚定地画出属于自己的边界。
说到这,老周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位来访者。
一位外省的女士,开着车跋涉几千公里来找老周咨询。她和丈夫结婚十年,两人事业成功,家境优渥,在外人看来绝对是神仙眷侣。
可她却痛苦地告诉老周,她快要离婚了,原因是丈夫“长期家暴”。
老周仔细问她,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暴”?
她难以启齿,最后才说,每次过性生活到一半,丈夫就会拿起拖鞋打她的屁股,甚至把她打得遍体鳞伤。她给老周看了照片,确实红肿发紫,看起来触目惊心。
但老周越听越觉得不太对劲。仔细问下去才发现:他并不是发怒失控地打她,而是有他的节奏,甚至中途还会停下來温柔亲她,也会在她说要上厕所的时候安静等待,等她回来再继续。
整个过程会持续一两个小时,但她坦言:“其实我并不害怕他,甚至有时候……还觉得有点享受。但我又觉得,喜欢被打是不正常的,是好女人不该有的念头。”
老周告诉她,这听起来不像家暴,而更像双方无意识进入了一种“性虐游戏”的场景。先生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快感和支配感,而她也在肉体微痛中获得了某种被占有、被重视的心理满足。
但由于两个人谁也不懂,从没好好沟通,导致她在意识层面不断批判自己、怀疑对方,最后差点毁掉一段原本可以很幸福的婚姻。
后来老周建议他们一起学习相关性心理知识,建立清晰的安全词和边界,既允许快乐发生,也不越过彼此的底线。
去年她发邮件告诉老周,他们感情更好了,也再没人觉得自己“不正常”或“被虐待”。
所以你看,很多事的本质,是我们不理解,而非不正常。
回到小雅的问题。
老周没有替她做决定,是复合还是继续分手。但老周提醒她:不要因为无知而错过,也不要因为害怕而妥协。
婚姻是一条很长的路,性虽不是全部,却是夫妻之间最私密、最真实的语言之一。它需要双方都真诚、尊重、愿意倾听和沟通。
如果他是一个在日常生活里体贴你、尊重你的男人,你们不妨敞开心扉聊一聊,告诉他哪些你喜欢、哪些你暂时不能接受。也许你们会找到彼此都舒适的中间地带。
如果他拒绝沟通,或丝毫不顾你的感受,那这就不再是性的问题,而是人品和关系模式的问题了。
那时你再离开,也不迟。
最后老周跟小雅说:人真正的障碍,往往来自于头脑中的认知。世界从不单纯以财富或地位来衡量谁更幸福,而是更偏爱那些思想开放、内心自由、勇敢了解自我与人性的灵魂。
你不需要什么都接受,但你的选择,务必是源于了解与清醒,而不是偏见与恐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