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全国科普月。13日,由河北海盐博物馆与黄骅市博物馆联合打造的 “海的时间相册 —— 海洋生物化石科普展”开展。展览集科学性、趣味性与视觉震撼于一体,带领观展群众穿越时空隧道,探寻海洋亿万年生命演化的壮丽史诗。
展览中,从 38 亿年前海洋单细胞生命,到 “雪球地球” 时期的顽强存续,再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壮阔图景,图文展板与远古海洋复原场景交相辉映,让抽象地质年代变得可触可感。近百件化石标本沿地质年代轴线陈列,件件都是地球往事的见证者。其中直径半米的菊石化石、完整的贵州龙模型、保存完好的鹦鹉螺化石,以及形似 “外星生物”的三叶虫背甲,让大家直观感受生命演化的奇迹。
“地球如何形成?”“生命最初的‘配方’是什么?”,在 “地质年代表” 和 “生命演化树” 前,讲解员耐心解答观展群众的提问,大家都被这些生命故事深深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为增强科普趣味性,展览特设“古生物打卡”“化石展示” 等互动区,小朋友可亲手触摸亿年前的化石印记,在玩乐中学习古生物知识,让科普教育“动”起来、“趣”起来。
此外,“盐博课堂” 也同步启动古生物专题课程,通过馆校合作模式走进中小学,让远古海洋生命故事成为生动教材。科普月期间馆内还有 “小小古生物学家” 亲子工作坊和化石展藏、海洋主题贝壳画制作等趣味活动。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 任振宇 刘国竞 侯志慧
编辑 | 张孟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