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队被媒体曝光重大问题,新接收的无人机60%不合格,问题包括电机烧毁、摄像头故障与电池宕机等严重质量缺陷,受此影响,大大量无人机无法正常使用,前方士兵为此不得不暂时撤回安全区,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
对此,乌克兰国家网(STRANA.UA)将责任推到中国头上,称乌军使用的无人机99%是用中国零件组装而成,还酸溜溜地说:“乌克兰生产的无人机越多,中国赚的钱就越多。”
按照常理,问题的责任应该在无人机的采购、生产与监督环节,但乌媒甩锅给“中国制造”,就显得非常荒唐。
事实上,随着战事恶化,军方订单的暴涨,乌克兰本就陈旧落后的军工企业早已不堪重负,大批民间“小作坊”加入到了无人机的“生产”当中,他们本身没有设计、生产的能力,全靠从中国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
好处是非常灵活,可以短时间内满足军方需求,坏处也很明显,缺乏统一品控标准,导致故障率飙升,最终达到了灾难性的水平。
![]()
乌军的无人机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此前《真理报》就曾经披露过,由国家派发订单生产的无人机,合格率连一半都不到,有六成需要进返厂大修,与乌克兰国家网的数据不谋而合。
需要指出的是,乌克兰“99%的无人机离不开中国零件”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零部件供应国,中国仅2023年的出口额就接近20亿美元,仅大疆一家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就超过了70%。如果没有中国出口的电机、电池,乌克兰根本“生产”不了无人机。
不仅乌克兰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包括美国、欧洲 、日本,市场上能买到的无人机,基本上都是中国零部件。俄罗斯从伊朗紧急进口的无人机,折开后也发现了大量的中国零部件,但并不影响它们在前线作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