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棚里全是育好的菜苗,这一片是长了半个月的芹菜苗,生机勃勃!”日前,记者走进定陶区黄店镇菏泽中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农业”)育苗基地,企业负责人何荣荣一边察看连栋大棚里蔬菜苗的长势,一边介绍。
中泰农业于2018年7月落户黄店镇吴庄村,占地300余亩,是一家集种子繁育科研、现代化科学育苗、绿色蔬菜种植、标准化生产、采摘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新兴企业。其旗下的益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2012年建成120亩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每年从国内外引进20多个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筛选出适宜本地的品种加以推广,已成功推广圣罗兰番茄、迅驰尖椒等30多个品种,带动新品种种植面积达5万亩。
阳光下,大棚内穴盘里的菜苗长势喜人。“我们采用穴盘育苗技术,育出的秧苗无病虫害、缓苗期短、抗病抗逆性强。”何荣荣随手拿起一盘菜苗向记者介绍,“同时,我们还推广滴灌节水节肥、雄蜂授粉、防虫网等新技术,如今这些技术已在全镇蔬菜种植基地普及,有效提升了蔬菜的整体品质。”
该基地每年培育销售优质种苗2800万株,是定陶区规模最大的育苗基地之一。
离开育苗基地,记者来到黄店镇万家蔬菜交易市场,只见商贩们正忙着分拣、包装蔬菜,运输车往来穿梭,交易繁忙。为解决蔬菜销售问题,黄店镇除支持合作社自产自销外,还开辟了周海、辛店、王楼、草庙、袁楼5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并计划投资1亿元对万家蔬菜交易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扩大交易面积、增加交易摊点。该市场在2013年11月被原农业部认定为鲜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
“以前种菜愁销路,现在镇上市场多、规模大,交易特别方便!”正在售卖“小苔”牌西红柿的农户笑着说,“咱们镇拥有‘小苔’‘尚谷’‘碧天蔬’‘老槐树’‘健卫’5个蔬菜商标,17个绿色蔬菜和22个无公害蔬菜通过农业农村部认证,根本不愁卖。”
黄店镇大棚种植已有40多年历史,如今已成为全镇第一大农业产业。据黄店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全镇建有蔬菜大棚1.2万个,种植面积3万余亩,年产蔬菜40万吨,其中西红柿年产量18万吨、产值9亿元。全镇蔬菜产业年总产值达15亿元。
为带动农户增收,黄店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先后成立32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会员4121户,占从业农户总数的55%。目前,各合作社年贴标销售蔬菜近8万吨,实现收入1.2亿元。其中,益民合作社培育的有机蔬菜“夏日阳光”西红柿因口感好,成为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中的佳品,每公斤售价20元左右,主打高端消费市场,销售前景广阔。
在周海村蔬菜种植密集区,连片大棚一眼望不到边。据介绍,黄店镇以周海、牛楼、袁楼、前陈、闫楼、西台集、北丁集等大棚种植密集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了6大蔬菜生产基地,已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2万亩。
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全镇第二、三产业升级,目前已有2200多人从事蔬菜贩运、分级包装、餐饮服务等相关工作。如今,黄店镇已建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市级“一村一品”标准村8个、省级名品村3个,并获评“菏泽市一村一品示范镇”。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政府+合作社+技术协作单位+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标准化生产、储藏保鲜、错时销售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亩均产值。”谈及未来规划,黄店镇党委书记陈尔旺信心满满,“要让蔬菜产业持续成为老百姓增收的‘致富密码’,让‘黄店蔬菜’品牌走得更远!”
菏泽日报 记者 张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