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自动驾驶感知不一致是怎么发生的?

0
分享至

为了让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安全行驶,很多技术方案中会将多个感知硬件加装到车辆上,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感知冗余,但感知硬件越多,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会越安全,因为感知硬件过多,可能会造成感知不一致。所谓感知不一致,就是车上不同“眼睛”对同一件事看法不一致。打个比方,摄像头说前面有个人,激光雷达回来的点云却很稀疏,毫米波雷达也测到一个移动目标但不在同一个位置。这种感觉像是三个人各说各的,但实际上他们是在描述同一个场景,只是角度、清晰度和测量方式不同。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只是某个传感器坏了那么简单,而是传感器物理特性、安装位置、时间同步、算法处理和现场环境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把原因说清楚一点

每种传感器有自己的“盲点”和强项。摄像头擅长识别人和颜色,能看出交通标志和灯,但遇到逆光、夜间或镜头被雨水弄花时就会变糊;激光雷达能给出精确的距离和形状,但对镜面或黑色物体回波弱,有时点云会很稀疏;毫米波雷达穿雾能力强,但角度和分辨率没那么好,容易出现假目标。把这些不同性质的数据放在一起,就有可能让同一场景“看”到多种不同的结果。再加上传感器时间戳没对好、外参(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准确、处理链路延迟不一致、算力不够导致部分算法被简化或掉帧等一系列问题会放大这个不同,甚至会让原本能互相验证的信息变得互相矛盾。而天气、遮挡、路面反光、停车车辆等真实场景里的复杂情况,会让感知模块的表现时好时差,增加系统判断的不确定性。



单纯“堆传感器”为什么不靠谱?别把冗余想得太简单

很多人以为传感器越多越安全,但安全并不是简单的堆数就能解决。传感器多了,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物理安装问题,只要位置一放不准,视角和遮挡就会产生差别;传感器多了就意味着需要更多标定和校准的对象,标定没做好,融合时各自的观测就对不上号。而且每加一类传感器,就多了一种新的故障模式,需要额外的健康监测逻辑和降级策略。

如果这些配套工作不到位,冗余反而会把不一致的概率往上推。而且传感器多了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更多传感器会带来更大的数据量,算力和带宽成了瓶颈。有时候为了项目可以快速落地,有些团队可能会把一些计算砍掉或者采用异步处理,这样融合的质量可能会更差。换句话说,冗余应该用来增加互证和容错,但必须和标定、同步、健康检测、算力规划这些系统工程一并做,不然只是多了噪声和更多问题。


怎么防范与处理?把可落地的措施说清楚

为了防止感知不一致,在设计阶段要先想清楚要解决哪些场景。城市交叉口、夜间行驶、高速巡航对感知的侧重点不同,传感器选型和布局也应该有差别。不要盲目追求种类和数量,强调功能互补更实际。比如摄像头负责语义与颜色,激光雷达负责精确几何,毫米波负责穿透雾霾的速度与距离信息,三者在重点区域有重叠观测能互相印证就好了。


时间和空间校准也要做实。时间上推荐用硬件时间戳或精确的网络时间协议,避免软件层面不稳定的时间对齐。空间上外参标定不能只在出厂时做一次,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因温度、振动或小碰撞产生微小偏移,应该有在线或周期性的自标定策略,能在运行中慢慢修正偏差。置信度建模很重要,每个传感器输出不仅要给目标的类别和位置,还应给出置信度或质量指标。融合模块不要把所有输入一视同仁,而是根据置信度动态加权,置信度低的输入对最终判断的影响要小。

在融合策略上推荐混合做法。把原始数据融合(比如把点云和图像做特征级融合)能提高精度,但对标定和时序要求就比较高。把检测结果融合(后融合)能提高鲁棒性高但信息易丢失。如果在允许的算力下做部分早期或特征级融合来提升感知质量,同时保留后期的决策仲裁层来处理突发冲突,就可以有效提升感知一致性。一定要注意,当冲突无法在短时间里被消除时,系统应按保守策略处理,比如执行减速、扩大安全距离或提示驾驶员接管等操作,而不是硬要给出一个高置信度的结论。

此外,健康监测一定要细化到指标。摄像头可以检测曝光异常、镜头遮挡、帧丢失率和噪声水平;激光雷达可以统计回波强度、单线异常、点云稀疏度;雷达可以监测假目标频率、噪声底线等。把这些指标连续化并进行趋势分析,比起只等某个传感器彻底失效再处理要好得多。跨传感器的一致性检查也非常有用,例如把点云投影到图像上看目标是否对上号,或者把雷达的速度估计和视觉光流做比较,一旦发现不匹配就要触发更严格的处理流程。

测试和验证要把“容易出问题的场景”作为重点。把在真实数据里出现的不一致样本整理成专门的测试集,每次算法更新都要在这些case上跑回归测试。仿真也要补充如大雾、糟糕路面反光或遮挡等真实世界里难以复现的极端场景。每当系统在这些测试里表现出仲裁失效或频繁降级的倾向,就要把问题追溯到传感器布局、标定、算法假设或算力分配哪个环节,而不是简单地再加一个传感器。

在决策层面要把“不确定性”当成第一类信息处理。感知系统输出的不只是目标和坐标,更要输出它有多确定。当系统判断“不确定”时,决策应该变得更保守。保守并不等于笨拙,像是降低车速、扩大横向或纵向缓冲、延迟通过可疑路段或直接提示驾驶员注意并准备接管等合理的保守策略,才是保障安全驾驶的重要举措。当然,这些策略需要事先定义好,并且在验证时证明它们能在不牺牲太多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显著降低风险。


日志和可追溯性也很关键。每一次感知冲突都应该能被回溯,谁在什么时间返回了什么观测,融合器给了什么权重,决策模块如何处理。这样的记录不仅对事后分析和修复有帮助,也是合规和责任判定的重要依据。

感知不一致通常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公司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机械、传感器供应商、嵌入式、算法和测试团队的协作。建立跨团队的故障分析流程,把每次不一致的案例沉淀成知识库和测试用例,会让同类问题在未来更容易被检测和修复。运营上要有数据回传和OTA的能力,能把在真实路测或量产车上发现的问题快速迭代回去。长期维持良好的标定策略、健康监测和回归测试,这些才是真正把“更多传感器”转化成“更可靠感知”的秘诀。


多不是问题,没治理才是

传感器多并不必然带来感知不一致,但如果多而无序,就会让问题变得更复杂。要想把多传感器体系打造成可靠的眼睛,需要从设计到运行每一步都做到位,用例驱动的选型、稳定的时空校准、置信度驱动的融合、细致的健康监测和严格的测试验证,以及明确的决策降级策略。把“更多”变成“更可靠”,核心在于系统工程而不是单纯地叠加硬件。这样才能让车在复杂现实里稳稳地做出正确判断,而不是各个传感器各说各话,最后把责任丢给驾驶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贝回应“顾客就餐时用公筷喂狗”:店内已进行全面消杀

西贝回应“顾客就餐时用公筷喂狗”:店内已进行全面消杀

界面新闻
2025-09-17 12:34:04
因空管员睡着,法国航班在空中滞留一小时

因空管员睡着,法国航班在空中滞留一小时

参考消息
2025-09-17 11:10:53
【关注】官媒发声:调整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应为公务员2倍以上

【关注】官媒发声:调整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应为公务员2倍以上

魏子柠说
2025-09-17 00:12:47
太损了!巴基斯坦在歼-10CE机头上涂阵风标识,很明显是展示战果啊

太损了!巴基斯坦在歼-10CE机头上涂阵风标识,很明显是展示战果啊

战争与帝国
2025-09-17 22:38:57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章眽八卦
2025-09-12 10:18:55
基因好是啥体验?网友:精力旺盛真的是天赋基因,这种人都不胖

基因好是啥体验?网友:精力旺盛真的是天赋基因,这种人都不胖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5 00:05:16
一家五口登机前30分钟狂吃11斤榴莲,当事人:这辈子都不想再听到榴莲两个字了

一家五口登机前30分钟狂吃11斤榴莲,当事人:这辈子都不想再听到榴莲两个字了

极目新闻
2025-09-17 21:07:50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军武次位面
2025-09-16 17:42:56
于朦胧因饮酒意外坠楼,律师:同饮者或需担责

于朦胧因饮酒意外坠楼,律师:同饮者或需担责

极目新闻
2025-09-16 23:07:16
一门三冠军梦碎?全红婵的弟妹已转型,全妈一句话看哭网友

一门三冠军梦碎?全红婵的弟妹已转型,全妈一句话看哭网友

非常好
2025-08-24 07:30:20
国务院国资委:将大力推动国资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国务院国资委:将大力推动国资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4:12:49
百度股价大涨15%:市值超3600亿港元 萝卜快跑与昆仑芯价值被重估

百度股价大涨15%:市值超3600亿港元 萝卜快跑与昆仑芯价值被重估

雷递
2025-09-17 18:50:50
特朗普亮剑委内瑞拉边境,马杜罗押中国筹码,全民持枪埋战争伏笔

特朗普亮剑委内瑞拉边境,马杜罗押中国筹码,全民持枪埋战争伏笔

勇志歌
2025-09-17 22:42:04
二手房房价继续全线下跌!

二手房房价继续全线下跌!

地产观点
2025-09-16 08:30:08
组织日本女性向中国游客卖春的风俗集团被一窝端,大阪警方逮捕三名嫌疑人……

组织日本女性向中国游客卖春的风俗集团被一窝端,大阪警方逮捕三名嫌疑人……

日本物语
2025-09-17 21:29:22
刚刚,美联储终于扛不住了!降息第一枪打响,你的钱该往哪放?

刚刚,美联储终于扛不住了!降息第一枪打响,你的钱该往哪放?

李博世财经
2025-09-17 17:04:51
土耳其向巴基斯坦正式道歉,承认颜面尽失,15亿美元项目停滞不前

土耳其向巴基斯坦正式道歉,承认颜面尽失,15亿美元项目停滞不前

南宫一二
2025-09-17 09:16:06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卷史
2025-09-15 11:50:59
内塔尼亚胡环顾世界,发现以色列只剩下一个朋友

内塔尼亚胡环顾世界,发现以色列只剩下一个朋友

上观新闻
2025-09-17 04:55:07
“巴黎世家8200新包撞脸塑料袋…?”啊啊啊果然奢侈品不坑穷人!

“巴黎世家8200新包撞脸塑料袋…?”啊啊啊果然奢侈品不坑穷人!

浪花妈妈
2025-09-16 23:19:00
2025-09-18 02:20:49
我不叫阿哏
我不叫阿哏
分享有趣、有用的故事!
147文章数 56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亲子
教育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功能兼备 温暖白色城堡

手机要闻

小米17系列再次被确认:性能跑分已出炉,NAS也在路上了

亲子要闻

11岁男孩睾丸体积超标一倍,罪魁祸首竟是这碗汤偷走孩子生长潜能

教育要闻

当青春遇上中考,谁能不心慌?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