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教师节当天举办的2025“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总结分享会上,来自河北、内蒙古、江西、黑龙江、山东、福建、贵州、湖南、西藏、新疆的10位乡村体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带来了一场泥土芬芳的分享。他们中,有人从国际赛场走向山区操场,有人用废旧材料搭建运动舞台,有人以跨界智慧打破资源壁垒。无论身处崇山峻岭、冰雪之地还是辽阔草原,他们都竭尽全力,用体育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的星河。
9月10日,在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报社、安踏集团举办的2025“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总结分享会上,10位体育教师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
当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晨雾还未散尽,朝鲁孟图亚已带着蒙古马跳绳队的孩子在场地热身;在黑龙江绥芬河的寒冬里,佟伟和学生用废旧水壶自制冰壶;江西万载的陈彪举着手机,记录孩子们奔跑时的笑脸……这些散落于中国乡村的体育课堂片段,在今年教师节于北京举行的2025“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总结分享会上被一一呈现,拼凑出我国体育教师扎根基层的鲜活日常。
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促进乡村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等共同开展了2025“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寻访活动。经过组织推荐、综合评价等多个严格环节,最终从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位青年体育教师代表,他们从河北、山东、内蒙古、湖南、黑龙江、贵州、福建、西藏、江西、新疆奔赴北京,共同讲述奋战在乡村体育教育一线的动人故事。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简文学校校长朱礼给学生上体育课。受访者供图
奥运冠军吴静钰、滕海滨等作为活动邀请的致敬人,这样评价教师代表的付出与坚守:有人从国际赛场走向山区操场,有人用废旧材料搭建运动舞台,有人以跨界智慧打破资源壁垒。无论身处崇山峻岭、冰雪之地还是辽阔草原,他们都竭尽全力,用体育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的星河。
冷风中温暖的赛场
“缺器材、缺队员、缺理解”,是很多乡村体育教师绕不开的现实考题,每位教师都在寻找破局之路。曾代表中国国家柔道队获香港国际公开赛冠军的王忠,退役后入职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陈庄中学,这所地处太行山脉偏远地区的学校,无正规田径场、体育器材匮乏,王忠回忆:“当时全校仅有两个生锈的铅球和一个木质铁饼。”
“发展体育,没有器材怎么行?”王忠迅速联系体育局与爱心企业,一周内为学校争取到首批捐赠,如今累计获赠物资超80万元。特别难得的是,在他争取下,奥运冠军巩立姣、田径名将史冬鹏都曾到访学校,“已有20多位国家运动健将级以上选手曾来校支教”,让山里的孩子获得专业指导。更令王忠欣慰的是,从2015年至今,200多名体育特长生从这里考入本科院校,部分毕业生还回校任教,形成“走出山区又反哺山区”的良性循环。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第二中学也曾面临器材短缺难题。“学校早期仅有5根跳绳、几个破旧篮球,和每次使用都要使劲塞海绵的体操垫。”但体育教师佟伟带领学生动手创造:用鸡毛做毽子、用旧布料缝沙包,体育课有声有色。一次冬季课堂上,学生问:“老师,我们有冰壶吗?”佟伟知道冰壶昂贵,却未回绝,而是发动老师捐废旧水壶,掰掉壶嘴、涂颜色、浇水,到室外一冻就能制成简易冰壶。当孩子们围着“冰壶”欢呼时,零下30摄氏度的操场,成了最温暖的赛场。
分享时,说起自己和孩子们在那片冰天雪地中的故事,佟伟的眼中闪着光,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我能做的,就是带着这群可爱的孩子奔跑、跳跃。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山里的孩子,脊梁一样挺拔,大山里的孩子也有奔向远方的力量。”佟伟说。
“老师,你像妈妈”
在这些教师心中,乡村体育教育不只是“跑跳训练”,更是点燃自信、塑造品格的课堂。江西万载县赤兴乡中心小学老师陈彪,牢记前辈“乡村学校缺什么你就得教什么”的叮嘱。学校缺数学老师时,他“跨界”教数学;能发挥体育特长后,他把“刮刮乐”搬进课堂,学生踊跃参与,欢声笑语被他用镜头记录下来,引发社会关注,学校因此获得捐助,给孩子们添置了坐姿矫正器和体育用品。但陈彪发现,“学校留守儿童多,他们最缺的还是关心和陪伴。”于是,他化身“主播”,直播学生课堂表现,让远方务工的家长“参与”孩子成长。
陈彪在总结分享会上介绍自己的“跨界”经历。主办方供图
有时,家长不在身边,老师就得“充当”父母,尤其在祖国边疆与高原,教师的坚守更不容易。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金东乡中心小学,海拔高、冬季漫长,才旺卓玛既是体育教师也是数学老师,同时还承担学校教务副校长的工作。她在宣讲中提到,一天夜里,她背着高烧的学生跑向卫生院,彻夜守护,学生醒来后说“老师,你像妈妈”,“妈妈老师”的称呼自此传遍校园。
一开始,才旺卓玛只是到金东乡中心小学交流,可交流期满,她选择继续留任教书,她给学校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动员所有师生配合开好体育课,“以前大家不重视体育,孩子们眼睛里都没有光,他们需要关爱,需要在运动中排解消极情绪,在比赛中感受荣誉和失败,现在体育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活力之源”。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金东乡中心小学教师才旺卓玛(左一)与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澄源中心小学体育教师许仙明也坚信,“热爱体育的孩子,成长韧性更强”。2010年回乡任教后,他说服校长举办校运会,独自包揽拉赞助、印奖状等工作;为丰富学生生活,引入魔方、五子棋比赛,还发起并筹划全乡春节篮球赛“澄源村BA”,经过网络传播,越来越多乡贤和游子被吸引返乡参与,大家还为学校捐资修建了新的篮球场。如今,赛事惠及越来越多青少年,许仙明在宣讲时说:“体育在乡村带给大家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是成长的希望和凝聚人心的力量。”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旧州小学里,留守儿童很多。在该校体育教师龙海生看来,体育运动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改变这些孩子的精神风貌。那些曾经内向沉默的孩子,在一次次奔跑和传球中逐渐挺起胸膛,眼中闪烁自信的光芒。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四小学体育教师朝鲁孟图亚,靠跳绳让孩子们看见希望。宣讲时她表示,2021年组建的蒙古马跳绳队仅6人,在区赛中只得了7分,当时几个孩子哭得特别伤心,“体育人不服输的精神要求我,必须对孩子们负责”。经过4年努力,队伍从区级比赛倒数第一名走向了全国赛场——2025年全国阳光体育大会上,面对来自各地的24支顶尖队伍,队员们以零失误的完美发挥夺得一等奖,成为内蒙古代表团团体项目唯一最高奖项得主。
这些老师的倾心付出结出了硕果,也让乡村孩子有了更多改变命运的可能。
身材清瘦、戴着眼镜,乍一看分享台上的张小芳,很难将她和“体育老师”这个身份联系起来。可在她的努力下,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足球队在省、市、区级足球比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省冠军、季军各1次、市冠军16次,成为当地校园足球的一面旗帜。
在佟伟的带领下,绥芬河市第二中学长跑队连续10年蝉联市女子组第一名;速滑队成为绥芬河市初中滑冰的亮丽名片;越野滑雪队连续两年荣获黑龙江省初中生比赛团体第一名。但最令佟伟感到欣慰的是:在体育训练的磨砺下,孩子们从一个个怯生生的“小闷葫芦”,变成英勇无比的“小东北虎”,一张张青涩的面庞也渐渐写满了勇敢和自信。
佟伟在总结分享会上讲述自己的故事。主办方供图
要对得起孩子们的梦想
此次寻访到的乡村体育教师中,佟伟扎根黑土地20年;朝鲁孟图亚也已坚持了15个春秋;张小芳、许仙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简文学校校长朱礼,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一0四团中心小学体育教师张春娜同样默默耕耘了14年。
张春娜在活动现场拍照留念。主办方供图
漫漫育人路,他们有没有想过放弃?又为了什么而坚守?
朝鲁孟图亚透露,当自己的孩子独自去兴趣班、家中老人卧病在床时,她也想过放弃,但看到学生为一个动作练习50遍直到凌晨,她便咬牙坚持:“我要对得起家长的信任,更要对得起孩子们站上国际赛场的梦想。”
王忠入职两年后,有过一次离开这所太行山里的学校的机会。他通过了市区学校的招聘,可以重回都市。是回去与家人团聚,还是留下陪伴这群孩子?
王忠至今忘不了那个失眠的夜晚。躺在简陋的宿舍里,孩子们一张张稚嫩而坚毅的脸庞在他脑海浮现。“为什么要离开?”他问自己,“这份珍贵的师生情,不正是自己选择做教育的初心吗?”
最终,他选择留下,直到今天,王忠在这个乡村小学的操场上已经坚持了11年。
在他们的坚持与努力中,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也不断汇聚:坑洼场地“蜕变”成标准运动场、体育器材越来越完备、学校有了自己的篮球队、和奥运冠军一起录制综艺节目……
作为公益支持单位,安踏集团长期助力乡村体育教育,该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高级总监任心照介绍,“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发起于2017年,长期聚焦青少年体育公益,已投入超13亿元持续向乡村捐赠装备包、建设运动场、开发专业体育课,累计为超8000名乡村体育教师提供培训,给乡村青少年提供和改善体育运动的环境和条件。
分享会现场,“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还为2025“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所在县捐赠3000万元,用于改善当地体育教学条件。任心照表示,“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线教师的辛勤耕耘,支持乡村体育教师,就是支持中国体育的未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