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塔可夫斯基的树洞、毒舌评论,以及不息的火烛

0
分享至


夏日天长,宜于读厚书。一天抻着一天,读不尽又还有得读的小确幸感。竟然,还是把一本书读完了,宛若抻满了整个夏天。

塔可夫斯基的《殉道学》,一本跨越了16年的日记读本,在今夏阅读,更像是我与塔可夫斯基最正确时机的相遇。不消说,对他的珍爱,从最初收藏牛皮纸袋刻录光盘起,已经经过了VCD、DVD、蓝光乃至蓝光套盒阶段,但纵使研究者,谁又敢说自己就是那个拿到理解他的通关密语的人呢?读他自己的著述也罢,看别人的解析也罢,那种字面上的懂得,永远不能替代面对影像时脑中浮悬起的问号。一个让人困惑却总放不下迷恋的导演,是不是也如他日记中所说的“真理”——“作品中描绘的对象不能成为真理的象征。‘真理’可能存在于方法和途径,存在于‘如何’之中。”(1976.4.21)


《殉道学:塔可夫斯基日记1970—1986》,[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著,李芝芳 刘馨浓 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25年出版

但这一次,情形似乎有些不同。也就是发现,书中的人与作品,在我这里,有了些热油炝葱花式的连接反应。看他毫不留情地臧否同行,脑子里也能调集起自己的阅片清单。如若同样是自己所爱,就难免想和他小小地争论一番。这种从纸页到影像循环往复的对话感终于建立,一本书对于我,就不单单是一本书,而是无限敞开的信息库。观影读书,岁月熟成,翻动中的书页宛然也携起《镜子》开场那般动人的风,不断向我吹送着,一个塔尖上的艺术家神秘而深邃的生命信息。

厚达千页的日记,无疑是我今年到此为止所见体量最重的书,但长长短短,随性抒发,又一点也不晦涩。是艺术家的日常,又是符合人们想象的艺术家的日常。时而是信念高蹈的自我激励,阅读触发的哲思;时而是生活流水账,画图造房,孩子教育,捉襟见肘的永远是日常开支。需要不断借钱还钱,每一笔进出账目又都列得清清楚楚。里里外外殚精竭虑,既为艺术谋,也为稻粱谋。艺术家和凡人一样,也要在生活中负重前行。

第一次看到“殉道学”的俄文是怎样的字母拼读,就嵌在封面的拼贴画上。那是塔可夫斯基对自己日记的命名。有关他的这本日记,此前那本据英译版译过来的《时光中的时光》(2007年6月初版),和其他几本塔可夫斯基相关著作一起,早已立于我的电影书架。同样是日记书,并置起来仍然像是不同的两本书。书名不同,素材来源也不同,新版珍贵的地方在于,是译者完全从俄文版译出。某些日子的内容,也明显多于英译本。一些诗歌的插入,这回也放在了有着合理上下文的具体日期当中。(之所以版本有出入,我个人猜想,很可能跟塔可夫斯基事务繁忙,有事后补记,以及在不同笔记本记日记的习惯有关。)文本、图画和照片,“都是佛罗伦萨档案馆的文件复制而来”。这是译本前言中交待,从这里我们还会知道,在这个塔可夫斯基生前因电影合作而待过的异国城市,有一个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国际研究所,收藏了塔可夫斯基从莫斯科、罗马、伦敦与巴黎辗转保存的全部私人资料。

页码已是前书的两倍,开本更是逸出寻常的宽阔,如此,将塔可夫斯基的手绘、拼贴、生活照以及剧照等等,点缀其间,俨然一种剧场里的巨幕效应。值得一记的还有,新书的首发式,还配合了北京小西天影院一场《乡愁》的放映,一张等值(甚至略低于)书本原价的电影票,同时可以拿下一本书与一部电影。对我来说,更像是影像与文字的双向激活。

树洞效应与银幕诗意

任何人落到这个书名,难免会感染起一丝悲壮。“殉道”显然是塔可夫斯基自己无比珍爱的字眼,甚至曾考虑用它做一部电影的片名:“我不太喜欢《明亮的日子》这个名字,感觉沉闷乏味。‘殉道’很好,但没有人知道这个词。一旦知道了,肯定会被禁止使用。‘救赎’太过直白,就像薇拉·帕诺娃的作品;而‘忏悔’有点儿虚伪。改成‘你为何伫立远方’更好,不过听上去晦涩难懂。”(1973.2.3日记),这是他在《镜子》定名前为电影片名所做的斟酌。


《镜子》勘景现场

但开头一页落下的,又是《徒然草》序段文字,颇有些将某种碾压似的沉重自我化解式的中和:“无聊之日,枯坐砚前,心中不由杂想纷呈,乃随手写来;其间似有不近常理者,视为怪谈可也。”但塔氏哪有兼好法师的松弛感?最终汇成的,还是一份“苦难的清单”。

日记所记正好是他人生最后的16年。事业的勃发,伴随着种种不顺:作品不被本国的电影体制内官僚看好;到国外拍片,则要忍受长久的骨肉分离;做导演,有诸多环节要处理;身为男人,又有诸多家庭事务要应对。日记俨然成了安放所有不安的树洞:里面有现实,也有梦境。很多梦境都直接能让人联想到他的电影画面,不由恍然,电影原来也是他的另一个梦境再造。后半期几部电影的进程——《镜子》《潜行者》《牺牲》等,都在日记中做着进程中的时时播报,选角,沟通摄影师,有不满意处会即刻写下,后面又可能有修正。对艺术,从来苛刻、谨严,并习惯把其他艺术家放在与他同一个标杆上测量,如此也就难免觉得,在他身边的每一个成员,也有一份辛苦。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道书》)

塔可夫斯基日记抄录这一句,是不是也在为他多于平常人的烦恼开脱呢?通篇读下来,更觉得是对必须背负自己十字架前行的体认。“拥有才华是一种不幸,一方面,它不给予人尊荣;另一方面,它让人肩负重任。就好比忠厚之人守护着托付给他保管的珍宝,却无权使用它们。”(1971.8.14)

日常的繁难琐细,银幕上高度诗意的影像,读书时在这两者之间摆荡,自然也就一次次陷入回忆。尤其能忆起,2022年我是怎样坐在用笑脸相隔的小西天影院座椅上,看那部荒山幽谷般泛着末世绿的《潜行者》。又怎样看着《镜子》中的母亲,急转于大雨中,赶往印刷厂,去纠正一个致命的校对错误。心理的惶急与事后总算没出错的如释重负,都在心里默默意会。

对了,2022年那次小西天集中观影,有一部由其儿子拍摄的老爸纪录片:《塔可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2019年作品),“祈祷”二字用得真好,仿佛时空中的呼应。


毒舌评论与灵魂相亲

塔可夫斯基的树洞中,普遍能引起兴趣的,估计是他对同行作品的评点,单录几段,风格是这样的:

贝托鲁奇《月神》,很糟糕。

安东尼奥尼《中国》第一部分,很差。《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拙劣得难以形容。”

对了,塔可夫斯基在意大利时,可是受邀住过安东尼奥尼家的。

在电视上看了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秋……》,具体叫秋什么我不记得了。片子很沉闷,就像看元素周期表一样。

勒鲁什,“《生活爱情死亡》是一部充斥着低俗场景的可怕电影。”

看了布努埃尔一部电影,我忘了名字。对了!叫《特丽丝塔娜》。太烂了……粗俗透顶,布努埃尔偶尔也会马失前蹄。(1970.9.18)

我见到了费里尼,他对我评价很高。还看了他的影片《阿玛柯德》,很有意思,但最终还是为了取悦观众,充满挑逗的意味。不过,他是个精彩而深刻的人……费里尼听到我比格拉西莫夫拿的钱少,大为震惊,在他看来应该相反。

一梭子扫回苏联同时代的人,那种基于才华的自负又出来了:“毕竟,我是塔可夫斯基,塔可夫斯基只有一个,而格拉西莫夫之流数不胜数。我的使命是拍电影,只要一有机会就拍,没必要混迹于所谓艺术家的圈子”(1973.1.29)看到此处,默默地移向纸页下面的人物注释——格拉西莫夫,可是《静静的顿河》导演啊。

每一个评定都像是盖棺论定,根本不做评论家式的论理展开。单摆在这里,对其中每一个都不公,但放在日记里,倒更像是艺术家之间的排异反应。


老塔手绘米亚斯诺耶房屋立面

万千瞧不上,被瞧上的,自然就显得无比珍贵。在苏联,屈指可数的,就只有拍过《石榴的颜色》的导演:“电影作品有成千上万,但能长久存世的杰作却凤毛麟角。我们对世界电影负有责任……在世界艺术领域,很少有人能取代帕拉杰诺夫。他有罪——罪在独自背负孤独。我们也有罪,罪在未能时刻念及一位大师非凡的价值。”(1974.4.22)这是他为这位导演所做的呼吁,不仅有一纸宣言,还付出过实际行动。这也从侧面说明,他的毒舌评论是真率的,也符合他一以贯之的艺术理念。

很可能,还是借别人作品理自己的理路,不妨再看看他看重的又有哪些。无疑包括伯格曼。法国导演阿萨亚斯怀念伯格曼的一篇文章(写于2018年),或许更能帮我们建立起塔可夫斯基与伯格曼内在联系的佐证:1、一种与戏剧艺术的关联。“一直以来伯格曼不知疲倦地探索和追求如何达到电影中最亲密、最隐蔽的空间,那种超越文字的、闪现于演员面容之上脆弱而易逝的真理。”而这,也是塔可夫斯基研究者所指出的,《镜子》中女主演的表情特征。2、“一种通过审视面容所揭示的奥义来审视人性的电影。”

而我在塔可夫斯基对黑塞、日本俳句、禅公案的喜欢里,能看到他对东方文化重要特质的喜欢。“所有西方音乐都充满了戏剧性的挣扎,最后都是:‘我想要,我索取,我渴望,我冀求,我痛苦。’然而东方音乐(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则是‘我无所求,我即虚无’——完全融入神性和自然。东方才是真正古老文明的遗迹,而西方是酿造了技术文明悲剧中心。西方的文明是反神性、贪婪、理性和功利的。”(1983.2.8)

再看日记摘录:影像作为“自在之物”的存在,镜头中要有“空气”——由这些字眼再去理解塔可夫斯基影像,那些破败的房子、雨滴、水洼中的男人与狗、物体的残像与颤动的杯子间,似乎也同样隐含着东方式通感的神秘。

像一卷底片,不知怎么,变得支离破碎

或许真跟首发式上映的《乡愁》有关,那个举着火烛涉水前行的男人的形象,常常和纸页间的塔可夫斯基叠合。最终,这个也似举着火烛前行的男人,在笔记本留下生命最后的一行字:“像一卷底片,不知怎么,变得支离破碎。”多像一组镜头的定格说明。

新版的日记,停留在1986年12月15日,算下来是临终前两个星期。应该说,身体的不适,在塔可夫斯基的日记中时有提及。但密度增加,则是在癌症确诊之后。但即使再密集,依然也只是寥寥几笔,穿插在各种拍片事务之中,读来尤其让人心疼。

坊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塔可夫斯基是在拍《潜行者》时受到了片场核辐射而患癌,同时遭辐射而先他离去的还有他的御用男主索洛尼岑。索洛尼岑患病,这本日记也有记述,还包括为改善他最后的生活境遇奔走呼吁。


安德烈· 塔可夫斯基在《潜行者》拍摄现场

但是,读塔氏日记,他似乎压根没将自己患病之因,与这个拍片地往一起联想过。对于癌症,不做任何溯源,可说是异于常人。但日记中又显示,他对生死早有觉知。摘一处出来,我觉得拍过人死亡后还在人间徘徊的不丹导演宗萨,读了大概也要惊叹不已: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好像死了,但能看到,准确地说是感觉到周围发生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在梦里,我体验到一种久已遗忘的感觉——这一切不是梦,是现实。(1974.6.12)

这些病中日记,终成了《牺牲》这部电影推进中的幕后花絮。真像是道成肉身,以生命演绎“牺牲”的奥义。不断地行动,似乎就是他为人类寻求的救赎之道。行动不仅是《乡愁》中那个疯男人站到高处,在自焚前宣谕;行动还包括日复一日的给树浇水,铸钟,再加上长久耐心的等待。要说塔可夫斯基作品里有日常,更是由这些行为构成,它们仿佛在一遍遍回应《牺牲》中儿子的灵魂一问:“太初有道,可是,爸爸,为什么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史辨 | 李零先生有关昆仑石刻的评议

史辨 | 李零先生有关昆仑石刻的评议

尚曦读史
2025-09-17 03:23:14
美国球员汤森德抱怨中国食物:他们竟然吃野生的甲鱼和牛蛙

美国球员汤森德抱怨中国食物:他们竟然吃野生的甲鱼和牛蛙

懂球帝
2025-09-17 01:35:07
女优河北彩伽彻底变了!冷酷表情车厢内调教男优

女优河北彩伽彻底变了!冷酷表情车厢内调教男优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6 13:55:10
震惊!大批医院宣布退出医保!

震惊!大批医院宣布退出医保!

霹雳炮
2025-09-17 22:31:53
海南一女校长被丈夫用电锯虐杀,临死前15分钟,没发出一声呼救

海南一女校长被丈夫用电锯虐杀,临死前15分钟,没发出一声呼救

纪实录
2024-08-20 21:33:08
关于孩子,汪小菲这次说了心里话,张兰火力全开

关于孩子,汪小菲这次说了心里话,张兰火力全开

向天祈福
2025-09-16 20:31:25
根本逃不掉:微软将在Windows 11上强制安装Microsoft 365 Copilot!

根本逃不掉:微软将在Windows 11上强制安装Microsoft 365 Copilot!

快科技
2025-09-17 19:23:09
又一球星减重!恩比德明显变瘦引热议:身体状态或是生涯最佳水准

又一球星减重!恩比德明显变瘦引热议:身体状态或是生涯最佳水准

罗说NBA
2025-09-17 07:32:04
于朦胧临走前拿走朋友两块手表的行为,真实原因只有一个

于朦胧临走前拿走朋友两块手表的行为,真实原因只有一个

魔都姐姐杂谈
2025-09-12 05:01:34
惊爆!张雨绮直播卖内裤引热议,是她穿过的内裤?网友:真不尴尬吗?

惊爆!张雨绮直播卖内裤引热议,是她穿过的内裤?网友:真不尴尬吗?

八卦王者
2025-09-16 14:29:35
因为尿床爸爸把3岁女儿从窗户吊出去5分钟,妈妈发现已经太迟了

因为尿床爸爸把3岁女儿从窗户吊出去5分钟,妈妈发现已经太迟了

呱呱请你吃瓜
2025-09-03 06:09:33
毁了玖月奇迹的,从来不是因为分钱不均,而是两人各怀鬼胎

毁了玖月奇迹的,从来不是因为分钱不均,而是两人各怀鬼胎

厨房里的神
2025-09-16 20:20:54
女顾客带狗去西贝吃饭,用公筷喂狗 其它顾客很气愤 西贝:已消毒

女顾客带狗去西贝吃饭,用公筷喂狗 其它顾客很气愤 西贝:已消毒

水晶的视界
2025-09-18 00:56:55
女企业竟嫁19岁体育生,一天5次性生活,8年后得知丈夫隐藏身份

女企业竟嫁19岁体育生,一天5次性生活,8年后得知丈夫隐藏身份

今天说故事
2025-09-12 18:14:21
高速能跑140km/小时?网传新政引热议

高速能跑140km/小时?网传新政引热议

大象新闻
2025-09-16 12:47:03
痛心!相声演员修明炎去世,仅42岁,一家三口都没了,搭档曝死因

痛心!相声演员修明炎去世,仅42岁,一家三口都没了,搭档曝死因

翰飞观事
2025-09-17 16:10:50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5-09-14 12:20:04
婚礼前一天河南父亲没收女儿手机:18.8万彩礼已给,连2万容不下

婚礼前一天河南父亲没收女儿手机:18.8万彩礼已给,连2万容不下

花心电影
2025-09-16 16:35:50
正式退出!亚马尔宣布意外决定,巴萨批准

正式退出!亚马尔宣布意外决定,巴萨批准

保持热爱0263
2025-09-17 00:17:19
越扒越劲爆!释永信在少林寺的奢靡生活,你想都不敢想!

越扒越劲爆!释永信在少林寺的奢靡生活,你想都不敢想!

混沌录
2025-09-17 23:25:04
2025-09-18 01:43:00
文汇报 incentive-icons
文汇报
华语世界高品质人文阅读平台
257852文章数 3096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健康
数码
艺术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家居要闻

功能兼备 温暖白色城堡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数码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SE3成最大黑马​!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