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在我们眼皮底下,突然就长大了。一早,同小区的邻居送来了我女儿新配的眼镜,意味着开学前最后一件必要物品也就准备到位了。
看着女儿早早开始整理行李箱,一只不够,二只不够,那就三只。我笑着说你这不是开学而是搬家,带这么多的物品干嘛?学校够用了就行,如果物品多了,寝室里不一定能放得下的,外加很快又是十一假期,如有缺少,可以再次携带。
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从等待成绩到焦虑志愿,再到忐忑地等录取信息,这种压力下的假期,肉眼可见的成长,当然是心理的转变与坚强。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磨练,等的就是为了这一刻展翅飞翔。
随着开学的倒计时,她心啊,完全飞到大学了,期待着开启新一阶段的学习生活。通过网络和学校的公众号信息,早早地就联系了组织,找到了班级同学、寝室里新的室友。这就是时代进步的优势了,很多事都可以提前处理,不像我们那会儿,现在流行的开盲盒,都是我们玩“剩”的。
图片由AI生成
朋友圈里,也看到好几个朋友在感慨,孩子去大学生活了,感觉自己成了孤寡老人,还有点不适应。我开玩笑地说:“再生一个,就不会无聊了。”
曾几何时,我们总想着孩子快点高中毕业,我们就可以放松点了,但真的当孩子们开始飞往自己下一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要离开父母了,反而又开始不安定了,也不是不安定,是一种不习惯吧!因为习惯了陪伴之后,突然发现孩子不在身边了,反而有一种失落和空洞,看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最需要陪伴的人。
看着孩子即将步入新的人生路,爸爸与妈妈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至少我是比较坦然,始终觉得孩子们每一阶段都有他们要做的事,也是这样不断的经历,才会不断的成长,我们培养孩子的意义之一,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独立地飞翔。
但对于妈妈来说,那是这也不放心,那也不安心,我总是笑着对孩子妈说:“你又不是没读过大学,总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的。”其实啊!我们父母到了一定的时间,只要孩子主方向没偏,还是要学会放手,如同孩子幼儿刚学会走路那会一般,放手了,孩子就会走了,摔着也是正常的,是为了更大胆地站起来,再次往前走。
图片由AI生成
孩子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扶就不是我们的任务了,让孩子们去试下,错了咱们改。但我们总是拿着放大镜去观察,那还会有完满的孩子么?因为在放大了的世界中,是没有一件事、一个人可以细观的,只要整体是完美的,就是可行的,毕竟人无完人,事也不可以十全十美,更何况是人生的成长过程。
看着孩子愉快地理着行李,可以感觉的出对新的大学生活的向往,如同我自己小时候,走出自己的生活一样,对新的世界是充满期待的,但她的期待比我那时可是有底气多了,因为知道自己将走向哪儿,将来要想到哪儿,而不是我们那时,对于未来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朋友们的“孤寡”生活,倒成了我羡慕的对象,本着女儿步入大学,我们俩可以轻松一点,可以过一下自己的生活了。嘿,发现自家还有个小子,再过一年就要进入初中了,做到了无缝衔接,生活还得继续,孩子们倒是成长了,我要开始下一轮的“巡回”,哈……
图片由AI生成
女儿即将开启自己新的一程,我目送其远去,这是一种成长和放手,但多了一份牵挂,回头一看,儿子开始向我走来,我得做好迎接,开始扶其走一段,这是我新开始的任务与责任,好吧!这么一看,我才是那个接力的人,任务繁重,没法停歇,而又如此自愿!
看着女儿即将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向她微微一笑,转身就要牵起儿子的手。我想人生大抵如此,就是一场接力,不是终点与起点的交替,而是爱与陪伴的循环延续。我们放手,我们迎接,但我们始终在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