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有个“中国冷吃兔之乡”的名号。2024年,全市出栏肉兔4856.7万只,比去年多7.
7%。全国每6只肉兔,1只来自自贡;全省每4只,1只出自这儿。
肉兔一产产值28.11亿,占了牧业的22.
2%。可就有这么家企业,偏要把兔子卖到国外去。8月28日,成本农业通过海关总署审核,成西南唯一肉兔出口备案场。
消息刚传出来,海外订单就找上门——每季度54吨白条兔,全年超200吨。为啥是它?
老板吴本成说了句实在话:“我们拿实验兔标准养商品兔。
”实验兔要做药物研发,养殖得空气过滤、生物隔离、消毒杀菌。
成本农业的场子,全环控、数字化,还过了ISO9001认证,“无抗无激素”双零。测出来的兔肉,氨基酸含量19.
4%,比农业农村部2023年平均水平高。但想出口,光养殖好可不够。肉兔出口备案要过“防疫、饲养、追溯、环保”四大关,28项标准。
西南头回碰这些要求,硬件改造方案改了3版。就说消毒通道,原先分离式设计,养殖场和消毒区隔50米,防疫有漏洞。企业一咬牙拆了重建,全封闭消毒走廊,光这一项就花了20多万。
钱花得值不值?镇党委书记柯雪琼说:“政府给兜底。”桥头镇成立专班,书记牵头,政策、学习、追溯、资金、环保、信心六大块全程陪跑。
请专业团队理流程,解决23个备案问题,带回来6项实操经验。还争取到扶持资金,帮着改设施,规划绿色循环农业。自贡还有兔子政策性保险,企业风险降了不少。
吴本成直感慨:“有这些支持,再难也敢拼。”成本农业不是单打独斗,是自贡肉兔产业链厚积薄发的缩影。自贡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肉兔产业集群牵头城市,“育主体、育品牌、育业态”三管齐下。
国有链主企业投35亿,建“良种繁育+标准养殖+饲料生产+精深加工+多元营销+特色餐饮”全链条。
带动12家国省级龙头、32个合作社、184家家庭农场一起干。还招来了广州鼎一的调味料线、山东兔兔的兔笼厂,宁夏澳中投15亿搞全产业链。
现在,自贡冷吃兔、手撕兔、鲜锅兔……10个系列100多个预制菜,年加工产值超36亿。
更关键的是,出口经验正变产业标准。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小枫说:“成本农业填补了西南空白,给‘川字号’农产品出海打了样。”按规划,2025年自贡肉兔出栏要破5000万只,冷吃兔销售收入超100亿。
2027年,国家级肉兔产业集群要全面建成。桥头镇盯着成本农业,要搞“五统一”产业联合体——种兔、饲料、技术、防疫、回收全统一。增产村已经有1个养殖基地,年出栏15万只,下一步还要复制2个,总量冲60万。
柯雪琼说:“散户跟着干,收入能稳当不少。”从本地热销到海外抢单,从单个企业到产业集群,自贡肉兔的故事才刚开始。有人问:“出口利润高,散户能分到多少?
”“五统一”模式咋避免风险?这些问题,或许得看接下来的产业动作。想知道后续进展?
点个关注,咱们接着聊。注:文中数据来自公开信息,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