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街道比羊肠还窄,三轮车都转不过弯,这问题该咋解?
![]()
最近回趟老家,可算体会啥叫“行路难”。出村路窄得像条缝,拉粮车一错车就堵半小时。
村里胡同更绝,摩托车都得侧着身子过。不光路难走,健身器材?
没见着。
![]()
广场?就村头晒谷场,下点雨全是泥。
最愁人的是建房,东一家西一户,占了半亩耕地。村支书直叹气:“想引个厂子,地太散,人家看了直摇头。
”这些年,村里建设乱成一锅粥,早该治治了。
![]()
上边早有动作,县一级国土规划早编完了,村里规划正紧着弄。
国家说了,不是所有村都要编规划,重点村、中心村、产业村得先弄。从已经编完的村看,有4招挺管用。
头一招,理清楚住哪儿。原来房子东一堆西一堆,现在划片儿住,留出宽道儿。二招,留块地搞产业。
![]()
把零散的集体地凑一块儿,办厂子、搞旅游都方便。三招,解决盖房难。人口多了没宅基地?
规划里留好地,别再占耕地。四招,添点实在设施。加宽硬化主路,建个小广场,再划几个停车位。
有人犯嘀咕:规划是上边定的,能懂咱庄稼人的日子?早年汪部长就说过,得看自家锅有多大米。南方水乡和北方旱村能一个规划?
![]()
该护古村的护古村,该拆空心村的拆空心村。全国320多万个自然村,9亿乡亲住着,各有各的难。规划不是画张图,是给村子找条能走长远的道。
就说邻县王家庄,前年编了规划。
现在主路能过卡车,广场安了健身器,还引了个榨油厂。村主任说:“以前姑娘嫁过来嫌破,现在外村小伙争着来。”当然,也有村没弄明白。
![]()
有个村照搬城里规划,建了大广场,可村民爱蹲墙根儿唠嗑,广场倒成了晒玉米的地。这说明啥?规划得问村民想要啥。
上边也说了,得利用现有的,别拆了好房子瞎折腾。供水、沼气、垃圾处理这些技术,得挑咱用着顺手的。未来半年,不少村的规划该落地了。
想知道你们村在不在名单?
点关注,后续更新各村进展。
最后得说,具体政策还得看当地公告,有疑问找村部问问。
村容村貌变好了,日子才更有奔头不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