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广宁县古水镇什洞村一处场地上,五彩灯带勾勒出热闹轮廓,清亮的歌声伴着掌声、笑声在夜空中回荡。这里不是城市里的商业KTV,而是村民们打造的共享娱乐空间。
村民在改造后的闲置地唱歌。 受访单位供图
半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闲置地。“每次路过都觉得可惜,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改成村民休闲的地方。”什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贤花的一个念头,成了改变的开端。
她第一时间找到地块产权人沟通。对方一口答应:“花姐,你看着办。能为村里做事,我乐意,总比长草好!”消息传开后,村民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纷纷投入一场全民共建的热潮。
爱唱歌的莫海芸首先把自家音响拉到场地。以前她总在家独自哼唱,如今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台音响成了共享娱乐空间的核心,每晚七八时,莫海芸准时拉来音响,等大家唱尽兴了,又细心收拾好带回家,风雨无阻。
住在地块隔壁的莫新林、莫水潮兄弟,更是把这里当成自家院子来打理。起初,他们搬出自家桌椅供大家歇脚,后来觉得环境还能再美些,又自掏腰包添置绿植,在地上铺设小石块。看到夜晚光线暗,他们便装上五彩灯带,让场地一到晚上就亮堂堂的。兄弟俩还琢磨出旧物改造的巧思,将废弃的木砧板、木板拼成花盆托架,用老旧的白糍臼、水桶做成特色花盆,让场地变成一片小花园。随着来唱歌的村民越来越多,兄弟俩又添置了茶具、饮水设备,让大家唱累了能喝口热茶润润嗓子。
“以前晚上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到处闲逛,现在一吃完饭就想来这里。”村民们笑着说,“唱唱歌、聊聊天,邻里间见面多了,关系也更亲了。”就连周边村的村民,也会趁着晚风散步过来,举起手机记录这满是烟火气的场景。
这片共享娱乐空间的诞生,是一砖一瓦的热情堆砌,是干群同心的温情凝聚。今年以来,什洞村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时,不搞“一刀切”的改造,而是顺着村民需求找方向,把闲置地变成村民需要的“民心地”。如今,什洞村的夜晚,歌声里藏着村民的幸福,灯光下映着邻里的笑脸。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张苑卉 特约记者 冯铁成 通讯员 李俏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