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闺蜜杨步伟:活成一束光的爽朗人生
作者:山佳
民国文坛与社交场上,才女美女如繁星闪耀,林徽因的才情、陆小曼的风华、萧红的锐笔皆为人称道。但要论最想结交的闺蜜,杨步伟必是诸多人心头的首选。她身上那股大气爽朗的劲儿、明事理不矫情的通透,以及藏在直率里的温暖,读罢她的《一个女人的自传》与《杂记赵家》便可知晓—— 字里行间满是烟火气与真性情,总能让人会心一笑。
01望族里的"野丫头":敢跟未来总统开玩笑的童年
1889 年,杨步伟生于南京望族杨家,这座有着 128 间房的宅院,藏着她肆意生长的童年。她的家世自带传奇底色:祖父杨仁山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威望高到连 "辫帅" 张勋都要亲自赴丧祭拜;父亲参与创办的长沙时务学堂,校长是后来的民国总理熊希龄,中文老师是梁启超,学生中更有蔡锷、蒋百里等风云人物。民国半壁江山的名人,都与杨家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因二叔无嗣,杨步伟自幼过继叔父家,被当作男孩教养的经历,养出了她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当年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早年还是她大伯的助手,常住杨府。年幼的步伟竟胆大包天地把小雪人塞进黎元洪的被窝,把这位未来的大总统闹得狼狈不堪。黎元洪气得拿尺子轻敲她臀部五下,却也无奈笑道:"等你长大,定要把这糗事告诉你夫君。" 谁也没料到,多年后这桩童年趣事,竟成了两辈人亲近的注脚。
02从女医生到家庭主妇:大总统跟前的"小顽童"
成年后的杨步伟并未困于深宅,她远赴日本攻读医学,学成归国后在北平开办了森仁医院。祖父生前早就明了孙女的胆气,曾嘱托老友:"我这孙女志存高远,若有机会务必相助。" 后来医院想扩大规模,杨步伟便赴天津求助已是前总统的黎元洪。
黎夫人见了她喜不自胜,拉着嘘寒问暖,而黎元洪的出场更显可爱—— 这位卸任总统竟从身后悄悄蒙住她的眼睛,幽默地问道:"猜猜我是谁?" 全无官场架子。听过杨步伟的要求,他痛快答应帮忙,只叮嘱一句 "莫要半途而废"。可惜天不遂人愿,杨步伟婚后因诸多变故将医院转手,虽成了家庭主妇,却在赵家执掌起绝对话语权,活成了家里的 "第一大boss"。
03才子配佳人:清华圈子里的"暖心东道主"
杨步伟的丈夫赵元任,是民国史上少有的"全才"。若说胡适是文科翘楚,赵元任便是文理通吃的大家,数学、物理、音乐样样精通,尤以语言学成就享誉学界。他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并称为清华研究院 "四大导师",学术地位可见一斑。
借着这层关系,杨步伟与学界名流结下深厚友谊,其中最亲近的当属清华校长梅贻琦。梅贻琦赴南京开会或出差,办完事后必到赵家"签到",还会留几日与夫妇二人同游,赵家竟成了 "清华校长驻南京办事处"。
当时南京作为首都一派繁华,杨步伟牵头,与梅贻琦一同在中山陵旁买下六亩地,正对着汪精卫的地块。梅贻琦计划在此盖房,取名"梅村";赵家则打趣要叫 "杏花村"—— 若非极致信任,怎会愿做朝夕相伴的近邻?
赵元任出身同样显赫,六世祖是清代史学家赵翼,外公曾任多省府台,母亲出嫁时的嫁妆丰厚到许多箱子从未开封。可惜他父母早逝,多年后杨步伟陪他回常州老家,还拉上了梅贻琦。
夫妇二人不愿麻烦伯母大摆宴席,僵持之下最终敲定"只吃螃蟹"。当年阳澄湖螃蟹已名满天下,赵元任求学时每到蟹季必回家解馋,梅贻琦也爱这一口。那日五人足足吃了三四十只螃蟹,花费三十元 —— 若刘姥姥见了,怕是要惊呼 "赶上乡下人一年生计"。
从老家返回时,赵氏夫妇带回十六只箱子,还从当铺取回两口大皮箱,里面竟装着216 件皮货,十足的 "隐形土豪"。杨步伟素来大方,当即开启 "豪放大派送":来人不论亲疏,见者有份,梅贻琦自然领到一份,连家里仆人都得了件老羊皮裤。这般有好物便分享的性子,难怪人人愿与她相交。
04乱世见风骨:笑对劫难的"女中豪杰"
抗战爆发,赵家在南京的房子遭炮弹击中,熊熊烈火吞噬了满室家当,那些珍贵的皮货除带出的几件外,尽数化为灰烬。彼时杨步伟在长沙听到此事,虽心中难掩悲痛,却强作镇定招呼众人:"大家来吃饭吧。人无国愁家恨,不会尽忠努力;身外之物有去有来,今日无,便当昨日没有。放心,我不会哭哭啼啼。"
北大校长蒋梦麟见状竖起大拇指:"赵太太真是女中豪杰,我们向来佩服!" 杨步伟反倒笑了:"人家破家亡产了,你还佩服呢。" 一句话逗得众人破涕为笑。夜里赵元任辗转难眠,杨步伟又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且过好当下。" 简单一语,便抚平了丈夫的愁绪。
后来西南联大成立,梅贻琦因两位常委另有职务,成了联大实际掌舵人。赵元任本想留昆明共渡难关,却与考古学家李济产生摩擦,连性情温和的他都气得握笔发抖。
为免矛盾激化,赵元任决定赴美任教。他想从史语所借款,却被以"赵太太用钱从无存余" 为由拒绝。正犯难时,蒋梦麟夫妇送来六百美元,蒋太太直言 "暂不须还"。杨步伟打趣:"人家说我从不留钱,你不怕我不还?" 蒋梦麟坦然道:"你的慷慨我们都知道,怎会怕你跑了?"
临行前,见来送行的朋友多因仓促离家缺衣少穿,杨步伟又整理出赵元任的衣物分发,梅贻琦也领到一套。战时物资匮乏,一套衣服堪比"渴时甘露",有人提醒她 "手头钱不多了",她却笑道:"钱和东西都是有来有去的。"
晚年回忆起这些往事,杨步伟说:"我最看重亲戚朋友,也最珍视人与人之间的忠心。我们夫妇从不看重钱财,友谊远胜过金钱。所以朋友中若有欺我负我者,最让我伤心 —— 因我们永不负人。"
种下宽容,便收获博爱;种下爽朗,便收获真心;种下对友谊的赤诚,便收获了跨越岁月的温暖。杨步伟的一生,活得通透、磊落又温暖,这样的人,无论何时都是最值得深交的闺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