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山公园金鱼文化展开幕,此次共展出70余个品种、800余尾精品金鱼。除宫廷金鱼外,“中国金鱼之都”福州也携14个品种、上百尾现代金鱼首次亮相中山公园。
9月16日,中山公园金鱼文化展开幕。金鱼在传统宫廷木海里畅游。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愉园”廊壁上装有花窗式样金鱼箱
金鱼是明清两朝王府厅堂和花园中不可缺少的观赏元素。原为明清两朝皇家社稷坛的中央公园(1928年更名为中山公园),是全国最早展示金鱼的公园。自1915年起,旧时皇宫内的金鱼被迁移至公众展示区域,使众多金鱼爱好者得以欣赏昔日皇家珍品的风采。
1980年,公园将内坛东北隅的育花温室搬离,就地修建一组以饲养与展陈金鱼为主要内容的园林景区,因“鱼”与“愉”谐音,故取名“愉园”,意谓赏鱼之园。三座仿古亭用38间半壁廊相接,廊壁上装有32个花窗式样的金鱼箱,供游人欣赏。“我们有一整套养鱼系统,冬天通过加热棒调节水温,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金鱼的灵动身姿。”公园管理经营科工作人员薛乐说。
2005年至2024年,中山公园先后举办多次宫廷金鱼展,成为市民及金鱼爱好者的好去处。
“短肥圆”福州福寿金鱼亮相
此次展览以“金‘鱼’满堂”为主题,在全园规划了吉庆有“鱼”、金鱼送福、雅境观鱼、鱼水之情和知鱼之乐等主题展区。游客可在位于七棵松的“吉庆有‘鱼’”展区欣赏到由宫廷木海、老款式泥盆与传统金鱼一同重现的“木海观鱼”景观。
游客在“吉庆有‘鱼’”展区欣赏“木海观鱼”景观。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畜牧师汤理思介绍,游客可一次性欣赏到50多个品种的400余尾金鱼,喜鹊花龙睛高头金鱼、红凤尾虎头金鱼等10余个品种首次亮相。另外,王字虎头金鱼、蛋种绒球金鱼等都是北京水产特色种质资源。
位于西广场的“金鱼送福”展区,极具福州地区特色的14种、100余尾金鱼亮相,搭配茉莉花、油纸伞等地方特色元素,结合白墙灰瓦的场景布置,呈现福州独特的人文景观和金鱼文化。“与宫廷金鱼不同,福州地区金鱼颇具现代特色,都是透过玻璃缸侧面观赏。”福州市金鱼行业协会会长潘国诚告诉记者,福州金鱼的特色就是个头大、色彩艳丽。此次首都市民可以看到以“短肥圆”为特色的福寿金鱼,它们身材圆润、头瘤发达,外形十分可爱;黑白相间、酷似熊猫的熊猫蝶尾也深受大家喜爱。
游客在欣赏福州金鱼。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愉园内设置了“雅境观鱼”展区,园内依托中山公园金鱼观赏历史,展示14种北京经典金鱼,并搭配造型独特的园林盆景与古典容器,营造“鱼戏盆景间”的雅致意境。
展览期间,公园西南展厅的“北京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展”对外开放,展出江豚、太平洋丽龟等33个野生动物标本。西门广场还有文创市集,丰富市民游客的游览体验。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