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越捕越少了,价格越来越贵。
上周五晚上,在舟山新城的一个码头,我碰到一群刚从海上回来的渔民,他们跳上岸,双脚踩在陆地上,在码头边等着接他们回去的车子。
“螃蟹不捕了,捕不到了,我们现在回去了,等16日的开渔。”其中一个年轻人说,刚出海开捕那一阵子,捕到的螃蟹非常非常多,一天能捕几百筐,累坏了,但是高兴,“现在一天十几筐都没有。”
虽然累,但是工资开得也高。我听人群中,有人在算他们的工资,有人拿了3万元,有人拿了3.4万元。
“一个月大概2、3万元工资是有的。”其中一个渔民说。
而在舟山国际水产城,统蟹梭子蟹的价格一涨再涨,而且运到岸上的梭子蟹越来越少,从开始的6、700元一筐到1300元一筐,现在到了1500、1600元一筐。
比如说,开渔初期,舟山国际水产城每个门市部门口都能看到摆放着大量的梭子蟹,扎蟹女工正在进行分拣的画面,而现在,门可罗雀。
在靠近舟山国际水产城的金叶菜场门口,盆子里待卖的梭子蟹,最好品质的是在60元钱一斤以上,便宜的都是将死蟹,也要25元、30元一斤。“买多的话,要一大早来买,晚了好螃蟹都被挑光了。”一位正在挑螃蟹的阿姨说。
按道理说,现在才9月中旬,离螃蟹开捕才一个来月,不至于螃蟹这么快下市。
这是为什么呢?
梭子蟹捕没了,还是跟台风和气温有关。
今年说是螃蟹大年,我其实没吃几次螃蟹,因为一直在等台风。8月份,有关台风的天气预报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台风影响到了东海。
老渔民告诉我,来了台风,东海将会进行一场“翻江倒海”,气温会下降,螃蟹的品质也会提高。
今年的台风,只在开渔前几天来了一场。
我怎么也没想到,仅仅一个月,梭子蟹就没了。为什么?
橙柿互动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相关专家,他说,他们也看到了这个“蟹越捕越少了”这个现象。
7、8、9、10月这几个月,是梭子蟹的高峰时节,这也是把梭子蟹开渔放在8月1日的原因。按照往年来说,梭子蟹的产量随着渔民捕捞会大量减少,但是一般能持续到9月底10月初,价格也会在国庆节前后达到顶峰。
今年梭子蟹开捕晚了5天,“落市”却几乎早了近一个月。
专家说,今年的气温太高了,气温高,没下几场雨,其实是在压缩梭子蟹的适宜栖息空间。“梭子蟹是生活在浅海、近海,喜欢中低盐度的海域环境,能适宜一定范围的盐度变化,适宜于近岸海域的物种,也就是说,雨水充足,或者长江淡水势力大的时候,会扩大梭子蟹的生活区域。”
离岸越远,海水的盐度越高,下了雨,海里的盐度就会降低。
所以,不下雨,意味着梭子蟹的生活环境范围变小,海域内梭子蟹的密度增加,它们的吃食下降——所以今年的梭子蟹品质不好,个头小、肥度低,另外,大密度的梭子蟹,意味着大海上成千上万艘的渔船的捕捞量大增。
这就是今年渔民称为梭子蟹大年的来由。
“其实,每年的梭子蟹总产量都差不多,前期捕得多了,后期捕的自然就少了。”专家说,另外,当年梭子蟹亲体保护和幼体发生,以及梭子蟹的放流都与梭子蟹资源状况的好坏密切相关,所以抱卵梭子蟹的保护非常重要。
台风的到来,对大海进行了一场“搅拌”,雨水多了,饵料也变多了,梭子蟹品质也变好。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8月的梭子蟹质量一般,为什么不晚几天捕呢?
这就涉及到了渔民生计问题了。经过三个月的伏休,对浙江渔民而言,“颗粒”无收,赚钱迫在眉睫。越延后几天,也就意味着收入减少,如果是到9月份开渔,那么,在全国渔船一片开渔声中,海上捕捞作业的竞争也就更激烈了。
今年你吃够蟹了吗?你买到的螃蟹多少一斤,留言聊聊呗!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夏裕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