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14日,美国媒体发布消息称,美军首次同时曝光两架B-21“突袭者”轰炸机的画面,引发全球军迷高度关注。
这一消息也让人回想起2023年3月13日,时任美国空军太平洋司令部指挥官肯尼斯·威尔斯巴赫在一场公开论坛上的发言。
![]()
他当时表示,一旦中国在台海区域设立禁飞区,美军将采取极端手段予以应对,包括击沉解放军舰艇。此外,他强调,若想有效突破封锁,B-21将是关键力量。
这番表态迅速引发热议,不少观察人士认为美方言辞过于激进。考虑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威尔斯巴赫的发言显得不合时宜,那么他所设想的场景真的可能发生吗?
![]()
![]()
航母对决
现代海上作战早已进入以航母为核心的阶段,通常而言,谁掌握空中优势,谁就能在海战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实现降维打击。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目前拥有11艘现役航母,而中国仅有辽宁舰与山东舰两艘。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虽已亮相,但尚未正式入列。从数量上看,美军似乎占据明显优势。
![]()
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近年来,美国海军在全球部署中频繁出现航母短缺的困境。2023年4月,美军在全球范围内可供立即调动的航母仅有一艘——尼米兹号。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新舰建造进度严重滞后。原定2025年7月服役的肯尼迪号已被推迟至2027年,主要问题出在拦阻系统和弹药升降装置等关键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
换句话说,尽管美军航母数量庞大,但能随时投入实战部署的并不多。
而中国方面,虽然航母数量较少,但经过长期训练与演练,辽宁舰与山东舰已具备高度成熟的舰载机协同与起降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造船效率远超美国。
![]()
数据显示,中国的造船速度大约是美国的230倍。这意味着,一旦需要,中国可能比外界预期更快地扩充航母舰队并提升作战能力。
因此,航母之间的较量,不仅取决于数量,更取决于出勤率、后勤保障能力以及战损恢复速度。
![]()
美军高层设想击沉中国军舰的情景,更多是理想化推演,而真实战场远非剧本所能控制。
除了海上力量的较量,空中打击能力同样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军提出依靠B-21轰炸机突破封锁,那么这款战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
![]()
B-21
威尔斯巴赫在谈及突破禁飞区时特别提到了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但问题在于,他发表言论时,B-21尚未完成首次试飞。直到八个月后,这款备受期待的轰炸机才在加州帕姆代尔完成首飞。
即便到了2025年9月,第二架B-21刚刚抵达测试基地,整体研发仍处于初期阶段。该机型设计先进,具备全方位隐身能力与远程打击潜力,预计最大航程可达8000公里,并支持空中加油。
![]()
每架B-21造价约7亿美元,美军计划用其逐步替代老旧的B-52与B-1B轰炸机。然而,目前该机型尚未形成稳定战斗力。
即便是美军最先进的隐身轰炸机B-2,也因维护成本高昂、数量稀少而显得不堪重负。2024年5月,美军甚至决定放弃修复一架受损的B-2,导致现役数量由20架减至19架。
![]()
反观中国,区域拒止能力早已进入实战阶段。中国火箭军拥有多种中短程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如东风-17,具备极高的打击精度与突防能力。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美军依赖的前沿基地、第一岛链上的据点,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的机场,均在中国导弹打击范围内。
![]()
这些关键设施一旦遭受打击,将极大削弱美军战机的起飞能力。因此,即便B-21未来具备作战能力,它是否能在面对中国防空系统与导弹威胁下有效执行任务,仍值得怀疑。
威尔斯巴赫的发言更像是在装备尚未成熟时就已释放战略信号。然而,现代战争从来不是靠一两件武器就能决定胜负。
![]()
中国的军事发展,尤其是海空新装备的快速迭代,正在重塑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
![]()
中国新装备
近年来,中国国防科技取得多项突破。2025年9月,歼-35A隐身战斗机在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
作为中型多用途战机,歼-35A不仅具备出色的隐身性能,还拥有较高的载弹量与机动性。它的列装填补了中国空军在隐身打击与电子战方面的能力空白。
![]()
在海上力量方面,中国除了航母外,还陆续列装新型两栖攻击舰,例如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四川舰”。该舰采用双舰岛与全通甲板设计,并首次应用电磁弹射技术。
这意味着它不仅能搭载直升机与无人机,未来还可能部署固定翼战机,成为轻型航母或无人机母舰,显著提升远程打击与快速反应能力。
![]()
再加上中国已经构建完善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美军在西太地区的行动将面临极高风险。换言之,美军若想在中国近海击沉解放军舰艇,自身可能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由此可见,军事较量从来不是单一威慑,而是体系间的全面对抗。中国防御与反击能力的不断提升,迫使任何潜在对手都必须重新评估其战略选择与可能代价。
![]()
威尔斯巴赫发言的时间点颇具意味,当时B-21尚未首飞,肯尼迪号航母延期服役的消息也未被广泛知晓。这更像是一种舆论施压,而非基于实际军事能力的规划。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靠强硬言辞就能震慑对手的时代。尤其在台海问题上,这涉及中国的根本利益,不存在任何妥协空间。
![]()
中方多次强调,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大方向,但也坚定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若美国误判形势,认为仅靠强硬表态就能影响中国决策,那无疑是对中国决心与实力的严重低估。
![]()
回过头看,美军指挥官关于击沉中国军舰的言论,更像是带有心理施压意味的战略试探。
现代战争高度复杂,涵盖海、空、天、电等多个维度的对抗,单靠一两款先进装备或传统优势难以获得决定性胜利。
![]()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致力于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具备足够的战略定力与军事准备应对各种挑战。
无论是航母、隐身战机,还是区域拒止体系,中国近年来的军事进步有目共睹。这些能力并非用于挑衅,而是为了防止冲突、维护地区和平。
![]()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国家一方面低估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另一方面又高估自身的军事投送能力。事实表明,地区安全不应依赖外部军事干预,而应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对话合作的基础上。
主要信源
被问是否能阻止中国?美军司令妄称:如果他们不想被击沉...——澎湃新闻美国第二架B-21首飞,将投入任务系统和武器功能试飞——观察者网2025-09-12不修了:美国空军B-2机队将降至19架——观察者网2024-05-11美国舰队招牌巡洋舰陆续退役 导致美海军火力优势迅速缩小——参考消息2024-05-07202507/14来源:环球时报——出现“青黄不接”,影响“全球部署”,美国航母将陷“危险空窗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