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第六十军在长春起义,这次起义是我党在解放战争中首次争取到国军全军起义,对瓦解国军,夺取辽沈战役全面胜利有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这次起义的过程却往往鲜为人知,事实上曾泽生在率领第六十军起义时,也并未全盘接受我党的要求,而是拒绝了其中的一条。
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紧张谈判
第六十军其实是滇军的嫡系部队,昔日的云南王龙云长期直接控制这支部队,龙云下野后,第六十军自然也成为了卢汉的嫡系。
但是蒋介石为了加强对云南的控制,同时削弱滇军的力量,偏偏将这支云南部队派到了东北作战。
因为本身就心怀怨气,第六十军在东北也没有好好打,在辽南和吉林几次遭到我军重创后,1948年3月8日,第六十军便溃退长春。
当时六十军和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新七军一起由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指挥,而在六十军进入长春后,我党就已经开始对六十军的下层官兵展开策反工作。
在曾泽生决心起义之前,六十军内部其实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六十军除了起义之外,已经别无生路!
而在此基础上,我军也在不断让卧底向六十军的高层透露这种“全军的共识”,这就给了曾泽生等人巨大的压力。
事实上正是因为下层官兵的共识,才使得曾泽生不得不考虑起义的这一选项。1948年10月10日凌晨5点,六十军二十一师师长将我军的两个卧底请到师部。
其实当时对方已经清楚卧底的身份,但是却没打算对他们动手,只是表示他们的身份已经被曾泽生知晓,但是曾泽生已经决定起义。
因此,我军正式将两名卧底委任为六十军的全权代表和解放军接洽起义的问题。这两位卧底其实本来就是六十军的人,只是中途被我军俘虏,接受了光明。
两名卧底出城前,二十一师师长对他们说,谈判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全军三万人的生命安全,别的都可以谈。
另有一些问题需要多多注意:
第一,需要明确部队起义的时间、行进方向、路线、到达地点;
第二,为了避免双方出现误会,应当明确建立直接通讯和口令信号;
第三,解放军需要解决起义部队的军装和粮食给养问题;
第四,六十军希望起义后部队不要分散混编,而是直接整编。
最后,六十军的信使带着一封曾泽生和两个师长一起签名的亲笔信离开了长春城,当天上午9点,两人就来到了东北解放军驻地。
唐天际和陈光、刘浩三人接见了六十军的信使,唐天际询问对方,六十军方面有没有什么条件?
对方表示:“师长说了,参加革命没有条件,但是有四点需要注意……”
唐天际听完后说道:“参加革命没有条件,很好,很对!”
两位信使一直被留到了13日,那一天的早饭之后,唐天际又对两人表示,欢迎六十军起义,几点要求也很好解决,希望六十军方面能够放心。
但是还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谈谈,总结起来是五点,六十军需要监视新七军必要时需要开火、六十军需要掩护我军入城、六十军需要保证通讯器材和仓库完整~六十军须出城接受整编、六十军须发表起义宣言劝说其他部队起义。
唐天际最后表示,鉴于六十军和新七军之间的特殊关系,可以酌情不让六十军攻击新七军。
但是如果新七军主动开枪怎么办?部队要如何行动,长春城内的治安如何维持?起义期间势必会有所混乱,人民的安全又当如何保证?
信使只能如实表示,这些事情师长没有交代,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唐天际早就料到了,于是表示:“这些重大问题还是要谈的,看来两位同志还要跑一趟,六十军确定了这些问题后,欢迎继续谈!”
信使急了,因为长春城内情况危急了,要是再谈,势必拖慢起义的过程,于是他赶紧说道:“既然你们欢迎六十军起义,我们把队伍拉出来,你们整编不就好了吗?”
唐天际表示:“同志,账不是这么算的,不谈妥怎么可以简单行事呢?”
兵不血刃
13日上午,信使们回到了长春,曾泽生亲自见了两人,也得到了唐天际这边的要求。
曾泽生表示:“解放军提的第一条就不大好办,郑洞国是个好好先生,新七军的李鸿又得了重病,我们一起相处这么久,如何能趁人之危?其余几条我们都照办就是,唯独这一条我答应不了。”
至于派谁当正式代表去谈判,曾泽生犹豫了许久,一犹豫就到了13日午夜,然而14日四野就要对锦州发起总攻了,时间上已经快来不及了。
曾泽生只能让两位副师长出城谈判,之前的信使也有一人陪同,14日凌晨2点,三人出城,第二次开始和解放军联络。
曾泽生不愿意对同僚动手的意思也传达到了,只是谈判不是很理想,唐天际只能让刘浩跟随六十军的代表一起返回长春城。
当天晚上,六十军和解放军通了电话线,曾泽生和唐天际也可以直接联系了,16日曾泽生亲自出城和唐天际面谈。
最后双方确定,以交接防务的办法行动,当天晚上起义就已经开始,但是在起义全面开始之前,曾泽生还是希望争取一下郑洞国。
于是他亲自给郑洞国打了一通电话:“六十军已经起义,这是全军官兵一致的要求,部队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希望司令官谅解,请问司令官能否也同我们一起行动?”
郑洞国回答了什么,旁人没有听清楚,当事人后来也一直没说,随后只听曾泽生回答道:“现在别的话也不要再说了,这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不要再说什么蒋总统过去对我们如何如何好,大家心里都明白,现在解放军代表就在我旁边,你愿意和他聊聊吗?”
随后电话被递给了刘浩,刘浩明白说道:“现在长春的形势明朗了,我们的政策是放下武器就保你平安,曾军长已经起义了,司令官能不能如曾军长所言,一起行动,希望三思,莫作不必要之牺牲!”
随后对方答了一句,刘浩便说道:“那就这样吧,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17日,六十军全部起义,解放军进入长春城,但是没有开火,因为新七军的下层士兵全无抵抗之意,武器都扔了。
士兵们逃跑的逃跑,有的甚至在营房里睡大觉,还有士兵跑到解放军这边吃红烧肉,解放军顺势开始宣传。
19日,新七军放下武器投降,21日郑洞国下令所有部队放下武器,长春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解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