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价墓地卖不动了,有三个征兆,老人要明白

0
分享至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议论房子跌价,赚钱难度加大,中产捂住钱包过日子等。

各种迹象表明,社会下行的趋势很明显。

殊不知,在社会的另一个角落里,墓地也卖不动了,殡葬行业开始变局。

根据“城市金融报”“21世纪商业评论”等平台统计、报道,殡葬行业龙头福寿园,2024年业绩,年收入20.78亿元,同比减少20.9%;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减少52.8%。

十余年来,福寿园的利润,首次并且是大幅度下滑。



人口老龄化在加速,2024年我国死亡人口达1093万人,而殡葬行业却扛不住了,似乎不合常理。

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三个征兆,需要老人们早明白,早接纳,利于子孙。



01

第一个征兆:钱不好赚了,捂紧钱包过日子成为了大趋势。

相比前几年,这两年,人们明显感觉生活压力大了。

很多人在担心失业,也看到了本单位裁员。

还有人处于失业之中,又承担了房贷,家庭开销,捉襟见肘。

一些年轻人,失业了,自己也没有积蓄,就不得不伸手问老人要钱,填补一下房贷缺口。

有退休金的老人,也因为子女的生活压力,捂住口袋过日子。退休金省一省,留一下,还可以为子女分忧。

我们看钢琴的销售,暑假高价研学的人数,就知道,中产也扛不住了。一些中产主动穷回去,把钱留住再说。

如果一个家庭,处于缺钱的状态,或者考虑未来几年的生活出路,家里的老人还使劲折腾墓地,肯定会遭到反对。

墓地可以说,是必需品,但是高价墓地不是。

人走了,要入土为安。但是我们可以用简陋的地方,用贫瘠的土地,或者去偏远的老家,找一块地。

据正规的财经平台报道,福寿园‌有12万一个‌的墓地,面积一平米。

十二万,在小县城,就是一套房子的钱。是活人好好居住,还是过世的人安稳呢?权衡之下,应该保障活人才对。

十二万,是一些夫妻一年的总收入。用一年的收入去换一块墓地,应该舍不得。就是老人自己掏钱,中年夫妻也会反对。老人的钱,没有花完,就是遗产,归根结底还是子女的钱。

另外,上海的松鹤园,2023年4月其0.6平方米单/双穴墓售价达34.18万元,就让更多普通人,望而却步了。

一家人好好活着,经济上不困顿,那就比怎么都好。至于墓地,少花钱,是共识。



02

第二个征兆:厚养薄葬的传统,被年轻人发挥到了极致。

在古代,落葬是很重要的事情。

落葬风风光光的,还给一些陪葬品,修建大墓碑,这就是尽孝了。

还有子女,会守孝三年。也就是三年不外出,在老家住,最好是在坟墓旁边居住。

孔子过世,学生子贡就在墓地住了六年,被称为“大孝”。

现在呢?年轻人都忙忙碌碌,要多请几天丧假,都要想办法,甚至要和人换班,把事业按下暂停键。

一些年轻人,在送葬的途中,就接到了单位电话,安排后来几天要干啥,都耽误不起。

人口的流动加大了,人在城市居住的情况多了,人在几座城市穿插的情况多了。你让年轻人停下来,用十天去安排落葬,怎么行得通?

甚至一些年轻人,清明节扫墓,都不会来了。他们只是喊人,代替自己扫墓。

随着年轻人都进城,农村空心化严重;在城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比较冷漠的。落葬的事情,基本上落到了“一个家庭”里,没有几个人帮忙。

鉴于现实情况,很多地方缩减了葬礼日程。三日搞定是常态,一日葬也悄然出现。

至于墓地,大家是不会花很大功夫去修缮的。一块碑,一堆土,就足够了。

农村的一些老人,也是火化,然后子女拿着骨灰,到自家地里,匆匆安葬。这比用棺材,方便多了。

种种迹象都说明,厚养薄葬被大家认可了。老人活的时候,吃饱穿暖,有地方居住,就行了。过世之后,还大折腾,这是为难子孙,不可取。



03

第三个征兆:以史为鉴,人们变得越来越理智。

看了这样一句话:“懂得历史的,早早就躺平了,不懂得历史的还在做春秋大梦。”
也看过这样一句话:“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子女们读书多了,都上了大学,对于历史是很熟悉的。

秦始皇的一点一滴都被慢慢遗忘,还有谁的故事,会千古流传?

我们看看古代的皇帝,一大批都叫不出名字,一大批都找不到坟墓。其他的大臣,多半存在的痕迹都没有了。

多数的人,都是历史上的一粒灰尘。过了三代,名字都没有人记得了。

被遗忘这是不可逆转的事情;坟墓变成野草堆,也是不可逆转的。只是迟点,早点而已。

我们花大价钱,买了几十年之后的一个野草堆,值不值?

相信很多人也看过公墓搬迁。很多无主墓,被集中安放,或者被厚厚的泥土掩盖。

我们到人间一趟,不是为了准备死,而是要好好活。活着就多体验美好,死去元知万事空。



03

孝顺两个字,在商人眼里,可能是金银财宝。

孝顺两个字,被子女用了,那就是吃饱穿暖。

通透的老人们,打心眼里不麻烦子女,不提什么厚葬的要求,甚至都不要落叶归根。

老人清醒的时候,和子女谈一谈身后事,图个简单,子女也没有了葬礼的压力。

接纳薄葬的新风尚,也多番考虑子女的难处,还快乐地过好当下,人的晚年,不会太差。

移风易俗,去繁存简,不仅仅是子女的责任,老人也要带好头。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炫富翻车,华裔真豪门锤爆假千金,400万人围观上流社会鄙视链!

炫富翻车,华裔真豪门锤爆假千金,400万人围观上流社会鄙视链!

BenSir本色说
2025-09-11 22:47:22
再探西贝:门店较为冷清,正逐步调整菜单 其他餐饮:争相用鲜活引流,主动回应预制

再探西贝:门店较为冷清,正逐步调整菜单 其他餐饮:争相用鲜活引流,主动回应预制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19 10:13:39
《731》口碑崩了,好题材被浪费,预测票房缩减70亿

《731》口碑崩了,好题材被浪费,预测票房缩减70亿

影视高原说
2025-09-18 19:39:01
美财长:人民币汇率对欧洲是个事,对我们不是

美财长:人民币汇率对欧洲是个事,对我们不是

观察者网
2025-09-19 12:04:09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老丁是个生意人
2025-08-20 00:17:31
90后王守诚出任永辉CEO,曾负责牵头胖东来模式门店调改

90后王守诚出任永辉CEO,曾负责牵头胖东来模式门店调改

澎湃新闻
2025-09-19 08:58:26
戴安娜生第一个孩子之前,查尔斯只是很敷衍的碰过她一次,或两次

戴安娜生第一个孩子之前,查尔斯只是很敷衍的碰过她一次,或两次

百态人间
2025-09-06 11:33:19
3:1!天津女排开门红,李盈莹首发8分,却缺席合照,王艺竹高效

3:1!天津女排开门红,李盈莹首发8分,却缺席合照,王艺竹高效

跑者排球视角
2025-09-19 07:21:22
江疏影被迫下桌,早已注定。

江疏影被迫下桌,早已注定。

天行舰
2025-08-23 00:05:19
浙江有望成为10万亿强省!

浙江有望成为10万亿强省!

城市生态圈
2025-09-19 01:55:04
够狠!鹿晗的举动说明一切,全都早有预兆,没给关晓彤留丝毫体面

够狠!鹿晗的举动说明一切,全都早有预兆,没给关晓彤留丝毫体面

古木之草记
2025-09-17 21:59:45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06 09:32:27
乌总司令希尔斯基上将发表5点声明,戳破了谁的美梦?

乌总司令希尔斯基上将发表5点声明,戳破了谁的美梦?

肖走教授
2025-08-12 07:11:37
注意!私家车将迎“2+2”新式严查,暗指什么?车主速看

注意!私家车将迎“2+2”新式严查,暗指什么?车主速看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9 05:47:16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大佬灼见
2025-09-17 13:26:12
又在造假?太荒唐了!为求清白,杨某媛公开了高考成绩单

又在造假?太荒唐了!为求清白,杨某媛公开了高考成绩单

平老师666
2025-09-16 17:16:58
深夜加班时,HR通知我被裁员,我笑了:你知道我负责什么项目吗

深夜加班时,HR通知我被裁员,我笑了:你知道我负责什么项目吗

清茶浅谈
2025-09-15 16:50:17
婆婆82岁大寿摆38桌宴,偏偏漏了我爸妈!饭后没人敢结账

婆婆82岁大寿摆38桌宴,偏偏漏了我爸妈!饭后没人敢结账

百晓史
2025-09-19 10:26:24
“大尺度”女星的瓜!

“大尺度”女星的瓜!

文刀万
2025-05-23 06:05:02
32岁陈钰琪:昔日一线女明星,如今只能在《赴山海》跑龙套了

32岁陈钰琪:昔日一线女明星,如今只能在《赴山海》跑龙套了

小猫追剧
2025-09-18 11:49:34
2025-09-19 14:19:00
布衣粗食68 incentive-icons
布衣粗食68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12626文章数 485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小米消金获渝农商行便宜资金 踩红线放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教育要闻

计算题考察的就是基础公式的灵活运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AMD低调推出RDNA3新卡RX 7700:16GB显存定位2K游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