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不少人在讨论A股的"慢牛"行情。国金证券那份研报我也看了,说得头头是道,什么"第三轮重估"、"基本面主导",但作为一个浸淫市场十年的量化投资者,我更关心的是数据背后的真相。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的真实体会。
![]()
一、慢牛行情下的三大投资建议
国金证券的研报确实点出了当前市场的几个关键特征:
- 已持仓者不必急于离场: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股票都能雨露均沾。
- 未入场者需耐心等待:这句话我深有体会,等待不是消极的观望,而是积极的准备。
- 面对调整不必恐慌:这话说得轻巧,但真正能做到的散户又有几个?
作为一个数据控,我更关注的是这些建议背后的量化依据。比如所谓的"慢牛",在我的系统里显示,过去三个月机构资金的流入速度其实比去年同期快了23%,这才是支撑市场的真正力量。
二、牛市三大原则:我的血泪教训
原则一:靠做不靠等
记得2024年那波"9.24行情",我身边不少朋友抱着股票等解套,结果等到行情结束也没回本。数据显示,那波行情中跑赢市场的只有七成个股。换句话说,你有三成概率会选错。
原则二:不比热门比涨幅
去年初的深水海纳(300961)就是个典型案例。它既不是当时最火的机器人概念,也不是算力概念,但就是涨得好。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系统显示,早在行情启动前三个月,机构资金就开始持续流入了。
原则三:不看涨跌看行为
这是我最深刻的体会。很多人喜欢猜顶摸底,但真正的转折点往往是由机构交易行为决定的。下面我就用两个典型案例来说明这一点。
三、案例分析:数据揭示的市场真相
案例一:凌云光的启示
![]()
这只股票在2025年二季度表现抢眼,60天就翻倍。但最难的不是抓住它,而是拿住它。每次创新高后都会调整,让很多散户半路下车。
![]()
但我的系统显示(图中橙色柱体),虽然股价在调整,机构参与度却一直很高。这就是典型的"假摔",可惜大多数散户看不懂这个信号。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案例二:三六五网的教训
![]()
这只股票正好相反,一路下跌中经常出现"诱多"反弹。很多散户觉得跌多了就该抄底,结果越抄越低。
![]()
数据显示,除了第一次反弹时有短暂机构参与外,其他反弹都是散户在自嗨。这种没有机构参与的反弹,注定是昙花一现。时代变了,如果说以前的投资工具是锦上添花,现在的投资工具就是必不可少,面对这么大体量的投资标的,效率是首先要考虑的,尽可能缩小自己的观察范围,否则很容易踩错市场的节奏。
回到开篇国金证券的研报,"慢牛"行情确实在形成,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根据我十年的量化经验:
- 不要被表象迷惑:热门概念可能只是烟雾弹,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数据里。
- 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比如跑赢指数、跑赢中位数等量化指标。
- 关注机构行为:这是决定股价中长期走势的关键因素。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