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市场冷了是真的,但至暗时刻这个词,有点吓人,也挺主观。
有人觉得是灾难,有人觉得是机会,看你从什么角度思考。
现在房子不好卖,这是共识,开发商打折促销的不少,二手房挂牌量蹭蹭涨,但成交慢慢吞吞。
以前那种今天不看明天就没了的狂热,早就没了,买房的人越来越谨慎,观望情绪浓厚。
有个朋友,去年挂了一套房,价格标得比同小区低10万,半年过去了,看房的人不超过5个。
很多城市都这样,尤其非核心区。
但说这是至暗时刻,我觉得还得看怎么定义,如果“至暗”指的是价格崩、市场彻底冰冻,那倒不至于。
但如果说是情绪低迷、预期转弱、交易僵持,那确实差不多了。
刚看到国家统计局8月的数据,70个大中城市里,北京新房价格环比跌了 0.4%,深圳跌了 0.4%,就连一直扛得住的上海,虽然新房价格微涨 0.4%,但二手房市场也没好到哪儿去。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销售额下降7.3%,这可不是小幅度波动了。
政策给的也差不多了,效果却越来越弱,北京8月取消了五环外限购,二手房成交量环比涨了4.3%,但同比还是降了7.2%,价格也跟着跌了0.53%。
上海搞了 “8・25新政”,单周就有14个项目入市,4个项目当天售罄,看起来挺火爆,但外环外很多项目只是来访量增加,真正下单的没多少。
大家以前总觉得一线城市扛跌,现在看也分地段,上海内环内次新房价格确实稳,有的房东一分没让价。
但外环外有些小区,同一个户型半年内降了15万,北京也是这样,核心区学区房还在小幅上涨,远郊区的房子却在以价换量,有个房山的项目,从每平米4万降到3.5万,成交量才稍微起来点。
这种分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明显,不是简单的一线和三四线的区别,而是同一个城市里,好地段和差地段的差距越拉越大。
8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积还有76169 万平方米,按现在的销售速度,够卖一年多的。
购房者的心态也变了,以前是怕买晚了涨价,现在是怕买了就贬值。
越看越不敢买,去年报价320万,今年290万还能谈,这种观望情绪一旦形成,就很难扭转。
银行那边也紧了,首付比例虽然降到 20%,但银行对流水审核比以前严多了。
开发商的日子更难过,以前还能靠高周转维持,现在销售回款慢,融资渠道又窄,很多企业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百强房企里,今年已经有17家违约,比去年全年还多,这种情况下,新楼盘的质量也让人担心。
很多人问现在是不是抄底的好时机,我觉得得看情况。
如果是在上海、杭州这些人口还在流入的城市,又是核心地段的次新房,可以慢慢挑,遇到合适的可以出手。
但要是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人口外流的地方,手里有多套房的真该想想办法了。
政策还在发力,深圳9月又出了新政,力度比京沪都大。
但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不是靠一次两次政策就能立竿见影的,
至于房价,我觉得普涨时代肯定结束了,以后是分化的市场,好城市、好地段、好产品,可能还能稳住甚至微涨,那些偏远郊区、品质差的楼盘,大概率阴跌。
别听那些房价永远涨的神话,那是过去式的逻辑,未来买房,别想着暴富,先想清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住。
所谓的“至暗时刻”,历史告诉我们,楼市有周期,过热之后会冷,冷久了也会回暖。
但这一次,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V型反弹,更可能是个L型,或者慢慢磨底。
楼市不会死,但它会变成另一个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