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欧阳自远揭秘:美国曾多次载人登月,为何后续几十年没再上去过?

0
分享至

1969 年美国阿波罗 11 号成功载人登月,此后短短 3 年又 5 次送宇航员登陆月球。

但自 1972 年阿波罗 17 号返回后,人类再也没踏足月球表面。如今美国重启的阿尔忒弥斯计划频频遇阻,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原因?

“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院士的解读,或许能解开这个困惑。



一克月岩的启示

1978 年中美关系缓和后,美国赠予中国一克月球岩石样本。正是这颗比黄豆还小的 “太空礼物”,彻底点燃了欧阳自远的探月热情。当时还是年轻地质学家的他,带着团队精打细算,只用 0.5 克开展研究,剩下 0.5 克留存备用。

团队夜以继日攻关,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改造地质分析仪器,将月岩研磨成微米级粉末开展检测,最终从 0.5 克月岩中发表了 14 篇高水平论文,连美国科学家都惊叹 “我们什么都没说,你们全搞懂了”。



但这份成果也让欧阳自远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阿波罗计划虽带回大量样本,却缺乏明确的科学目标。6 次登月更像是冷战背景下的 “太空竞赛”—— 只要先于苏联把人送上月球、插上国旗,政治目的就已达成,对月球两极水冰、熔岩管等关键区域的探测几乎空白。

从数据来看,阿波罗计划总花费超 250 亿美元,换算到今天相当于 2900 亿美元,占当时美国 NASA 预算的 4%。可当 “登月第一” 的光环到手,苏联在载人登月竞赛中逐渐落后,美国国内对持续砸钱的争议愈发激烈。毕竟对任何国家而言,没有清晰科学导向的 “面子工程”,性价比实在太低。



重返月球难在哪?

2025 年 NASA 计划通过阿尔忒弥斯二号将 4 名宇航员送入月球轨道,可这项看似 “复刻阿波罗” 的任务,却屡屡陷入困境。

最新审计报告显示,该计划已超支数十亿美元,总耗资将达 930 亿美元,还暴露出一系列致命问题:猎户座飞船隔热罩脱落原因未明,螺栓出现熔化腐蚀,电力系统在月球极端低温环境下可能导致能源不足 —— 这些 “异常” 都直接威胁宇航员安全。

为何半个世纪后重返月球反而更难?如今 NASA 预算仅占美国 GDP 的 0.1%,还要分摊给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国际空间站维护等多个项目,远不及阿波罗时代举全国之力的投入力度。



更关键的是 “技术断代”,正如乔治・华盛顿大学专家斯科特・佩斯所说:“我们停下来 50 年,很多技术和经验都忘了。” 阿波罗时代的月球着陆器制导系统、舱外航天服技术多已失传,年轻工程师只能靠旧图纸重新研发,难度陡增。

国际合作也成了 “双刃剑”。阿尔忒弥斯计划联合了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日本负责研制登月舱生命维持系统,加拿大开发机械臂,可协调不同团队的技术标准、进度安排,比单独行动耗时得多。

而且部分硬件沿用旧技术改造,比如 SLS 火箭核心级源自航天飞机技术,光是替换石棉隔热层、适配新型电子控制系统的成本,就远超预期。



现在的登月 “输不起”

阿波罗时代,宇航员被视作 “特殊英雄”,1967 年阿波罗 1 号火灾导致 3 人遇难,项目也没被搁置。可如今社会对风险的容忍度截然不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理学家杰弗里・卡恩指出:“现在若出事故,公众反应会比当年激烈 10 倍,阿尔忒弥斯计划可能直接被叫停。”

猎户座飞船设计时,工程师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了极端高温、陨石撞击等 1000 多种场景,还通过 X 射线断层扫描检查每一个焊接点,确保重返大气层时 2800 摄氏度的高温不会烧毁飞船。



发动机控制系统升级成双核冗余计算机,能实时监控 200 多项参数,甚至在爆炸风险出现前主动关停 —— 这些都是阿波罗时代没有的技术,但也让研发周期从 8 年拉长到 16 年。

对比其他大型工程更能说明问题: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 3 年造出核武器,现在的核武器现代化计划要 30 年;当年平均每年能造一艘航母,最新的 “福特” 号耗时超 12 年。

这背后是社会对安全、环境的要求更高了,像阿尔忒弥斯计划必须先完成 3 年环境影响评估、召开 20 多场公众听证会,仅这一步就比阿波罗时代多花数年。



目标明确才能走得远

欧阳自远从一克月岩中看到的,不仅是美国登月的局限,更指明了中国探月的方向 —— 拒绝 “面子工程”,每一步都锚定科学目标。

2004 年中国探月工程立项后,嫦娥系列探测器循序渐进:嫦娥一号获取全月球三维地形数据,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并发现新型玄武岩,嫦娥五号直接带回 1731 克月岩样本,每一次任务都有实打实的科学产出。



这种 “目标导向” 恰恰避开了美国的弯路。中国没有盲目追求载人登月速度,而是先通过无人探测积累技术,比如在嫦娥二号验证月球轨道机动技术,在嫦娥四号突破月球背面软着陆技术,逐步夯实基础。

欧阳自远曾公开表示:“2030 年左右各国计划重返月球,不是因为技术突然成熟,而是终于明确了科学目标 —— 比如研究月球水冰、建立基地为火星探测铺路。”



如今人类探月早已告别 “单打独斗” 的时代,中国探月工程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比如嫦娥四号搭载了德国的月表中子探测仪、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嫦娥六号搭载了法国和意大利的科学设备。

2021 年中国还向全球开放月球样本申请,已有 17 个国家的团队获得样本开展研究。这种 “稳扎稳打 + 开放合作” 的模式,或许正是未来重返月球的正确路径。



从一克月岩到 1731 克月壤,从阿波罗的 “政治秀” 到阿尔忒弥斯的 “科学探索”,人类探月的脚步虽慢了,却更扎实了。美国半个世纪未再登月,不是能力倒退,而是时代变了、需求变了。

接下来 2030 年的 “月球再登陆潮” 会有哪些突破?中国又能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这场跨越星辰的探索,才刚刚进入真正的关键阶段。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张“红晕照片”就举报班主任,家长自食恶果:老师不再管班级了

2张“红晕照片”就举报班主任,家长自食恶果:老师不再管班级了

熙熙说教
2025-11-07 19:44:48
卫士长回忆刘少奇去世时情景:没有哀乐,没有亲人,没有真实姓名

卫士长回忆刘少奇去世时情景:没有哀乐,没有亲人,没有真实姓名

帝哥说史
2025-11-08 06:35:03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红星新闻
2025-11-06 17:53:32
男人看女人的“潜台词”:曾主任的长相,恰恰是她的“原罪”?

男人看女人的“潜台词”:曾主任的长相,恰恰是她的“原罪”?

伊人河畔
2025-11-09 17:52:15
《四喜》开播遭群嘲!表情狰狞、怒吼,连蒋欣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四喜》开播遭群嘲!表情狰狞、怒吼,连蒋欣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胡一舸南游y
2025-11-08 13:00:07
打不打就在特朗普一念之间,美方派人来问,中方救不救委内瑞拉?

打不打就在特朗普一念之间,美方派人来问,中方救不救委内瑞拉?

历史有些冷
2025-11-08 17:10:02
45岁宋佳低调完婚,与小7岁王伟喜结连理:姐就喜欢闷声干大事!

45岁宋佳低调完婚,与小7岁王伟喜结连理:姐就喜欢闷声干大事!

可乐谈情感
2025-11-08 10:37:54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山东东营人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山东东营人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20:30:27
37岁毛晓彤出席线下活动,她的皮肤白皙,脸蛋圆润,看着像25岁

37岁毛晓彤出席线下活动,她的皮肤白皙,脸蛋圆润,看着像25岁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9 11:41:20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繁花剧组严正声明:“古二”为泄私愤抹黑造谣,录音存大量失实

繁花剧组严正声明:“古二”为泄私愤抹黑造谣,录音存大量失实

澎湃新闻
2025-11-08 20:00:04
四名交警遭十几名刑警狂殴,全市交警离岗讨公道,受害者含泪曝内幕

四名交警遭十几名刑警狂殴,全市交警离岗讨公道,受害者含泪曝内幕

小月文史
2024-01-16 18:57:52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老范谈史
2025-11-06 13:55:44
U16女排亚锦赛名次出炉:韩国夺冠中国第三,5支球队获世锦赛资格

U16女排亚锦赛名次出炉:韩国夺冠中国第三,5支球队获世锦赛资格

排球黄金眼
2025-11-09 08:25:50
“90后”王晨,央视新主播

“90后”王晨,央视新主播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9 17:14:30
小米手机卡来了,39元不限流量!

小米手机卡来了,39元不限流量!

通信老柳
2025-11-09 08:11:58
LV总裁吴越现身上海!马上70岁,戴着钻戒名表身材苗条像四五十岁

LV总裁吴越现身上海!马上70岁,戴着钻戒名表身材苗条像四五十岁

乐悠悠娱乐
2025-11-07 11:00:50
秦基伟下放劳动,战士问他以前是多大的官,秦:我是师里农场场长

秦基伟下放劳动,战士问他以前是多大的官,秦:我是师里农场场长

林子说事
2025-11-08 08:13:22
降息,突变!美联储,重磅来袭!

降息,突变!美联储,重磅来袭!

证券时报
2025-11-09 18:26:04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2025-11-09 21:43:00
Hi科普啦 incentive-icons
Hi科普啦
传播有益的生活知识及科学文化
2473文章数 344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任天堂专利遭复审!专家称:舆论或成背后推手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快来这些地方邂逅秋景 《成都金秋银杏观赏地图》上线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