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论全球经济高地时,一定会提到“四大湾区”。而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凭经济总量跃居全球湾区第一梯队,成为开放度最高、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必然需要高等教育的强力支撑。就在今年6月,大湾区大学,世界上第一所以大湾区命名的大学横空出世。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校名时难免一头雾水:“大湾区大学到底在哪里?”毕竟,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九市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全域。
事实上,湾大正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几何中心——东莞。
该校采用“一校两区”布局,总占地约2356亩,包括已投入使用的松山湖校区和规划中的滨海湾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背靠大科学装置群,科教资源密集;滨海湾校区则毗邻虎门大桥,两校区共同扛起“教育教学”“科教产融合”“国际合作”三大重任。
左手牵广州,右手挽深圳,脚下还踩着香港的辐射圈,处于黄金大动脉上的东莞,天生就带着“天时地利”的基因。
这些年东莞的“科技标签”越贴越亮:华为鸿蒙系统全球首发选在这里,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落地于此,还有聚焦前沿材料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连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宝贝”月壤,都要送到这里的实验室“解码”。
论经济实力,东莞更是早就在“双万城市”俱乐部里站稳了脚跟——GDP破万亿、人口超千万。更值得一提的是,OPPO、vivo这些科技巨头早把总部扎根,它们不仅是湾大成长的见证者,更是深度共建的“合伙人”。
在CCTV对话中,OPPO产学研事务总监秦征就直言:“湾大就在我们‘家门口’,我们非常需要它持续输送高端人才。”vivo的专家也提到,湾区大学高标准的招生和师资政策,与企业追求工程实践和创新的理念高度契合。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该校聚焦数理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技、先进工程、生命科学、金融管理等六大方向,已搭建3大科研机构和9大科研平台,并与北大、中科大、华为、鹏城实验室等达成深度合作。尽管刚起步,但其平台资源与合作网络已显示出高起点、强联动的特征。
最引人瞩目的是该校今年的招生表现:首批仅开放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广东省内招收80人,物理类最低投档线为622分,与老牌强校华南理工大学持平。“首届即高分”的背后,正是社会对湾大定位与区域前景的广泛认可。
可以说,大湾区大学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为大湾区发展输送顶尖人才的使命。它虽坐落于东莞,但视野贯穿粤港澳,资源联动全球。如果你分数突出、热爱科技、敢于接受挑战,并看好大湾区未来的发展,那么这所“一出道就站在巅峰”的新型大学,无疑是一片充满机遇的成长沃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