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推荐:TW-LD1,天蔚环境,专业仪器仪表】雷电预警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多级联动,为化工园区构建“监测-预警-防护”一体化防线,可有效降低雷击事故率,助力实现零雷击事故目标,其核心价值与技术特性如下:
一、核心预警原理:捕捉雷暴前兆,实现提前预警
大气电场监测技术
系统通过布设高灵敏度电场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大气电场强度变化数据。当云层电荷积累至临界值时,电场强度显著增强,系统通过分析电场变化梯度与雷电形成的关联性,提前识别雷暴活动趋势。例如,静电场持续升高通常是雷雨云接近的信号,而宽带脉冲的幅度和波形可判断放电类型与强度。
多技术融合探测
结合低频电场天线(1-10kHz)监测静电场变化、宽带磁场天线(1-30MHz)监测雷电瞬时脉冲信号,以及气象雷达与光学探测手段,系统可实现:
雷电源定位:通过到达时间差法(TOA)或磁方位法(MDF)计算雷电源位置,多点布设的探测站可实现三角定位,精度达250-500米。
雷电距离与能量评估:根据信号衰减率与波形特征,计算雷电距离与能量等级,为分级预警提供依据。
趋势预测:通过分析过去5-10分钟内的雷电活动变化,预测未来15-45分钟的雷电风险等级。
二、预警机制:分级响应,精准控险
系统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消防系统等无缝对接,实现:
自动化响应:预警触发后,系统自动执行预设防护措施,如关闭风机叶片、停止动火作业、启动消防喷淋等,避免人工操作延迟。
作业许可绑定:预警级别与生产状态关联,例如红色预警时禁止一切动火作业,确保风险源切断。
三、技术特性:适配化工行业高风险需求
防爆设计,本质安全
所有监测设备(电场仪、传感器)、通信模块通过Ex防爆认证,外壳采用316L不锈钢,避免摩擦产生火花。
供电采用本安型电源(输出电压≤12V,电流≤200mA),即使线路短路也不会引燃爆炸混合物。
高可靠通信,双链路冗余
采用“防爆光缆+4G/5G防爆模块”双链路通信,确保光缆受损时仍可通过无线链路传输数据,避免通信中断。
预警信号通过有线+无线(4G/5G/北斗短报文)双通道传输,防止单通道故障导致漏报。
抗干扰与长期稳定性
低功耗设计适合野外环境,设备可在-40℃至85℃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适应极端气候。
定期校准与检修(每年至少一次)确保灵敏度和零点稳定性,接地电阻≤4Ω(依据GB 50057-20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