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里讲:“小人见利,不顾其害。”
人到中年,尝遍世态炎凉,方才明白:
不是所有真心,都能换来真心;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
你的善良很珍贵,要留给值得的人。
以下三种人,切忌付出太多,否则伤身又伤心。
1、对不懂感恩的人太好,是一场灾难
《儒林外史》有云:“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
你付出越多,对方越理所当然;你退让越多,对方越得寸进尺。
不懂感恩的人,即使你捧出满腔热血,最终也只能换来寒心一场。
《左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郑庄公生母武姜偏爱幼子共叔段,多次请求庄公给共叔段封地。
庄公念及母子、兄弟情分,一再妥协,不仅将富庶的京邑封给共叔段,还对其扩建城池、囤积兵力的僭越行为视而不见。
可共叔段与武姜并未感恩,反而认为庄公软弱可欺,暗中谋划叛乱,企图夺取王位。
最终,庄公被迫出兵平叛,共叔段兵败逃亡,武姜也被庄公囚禁。
母子、兄弟彻底反目,庄公虽保住王位,却落得不悌不慈的骂名,家庭分崩离析。
庄公无底线的纵容,未换来感恩,反而养出了贪婪与野心,最终酿成家庭灾难。
《菜根谭》有言:“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
施恩太重,反而成仇;付出太多,反遭怨恨。
人到中年,要学会看清人心。
宁可让别人说你小气,也别让自己后悔大方。
珍惜该珍惜的,放弃该放弃的,你的人生才能越走越轻松。
2、对落井下石的人太好,是一种悲哀
老话常说:“患难见真情,落难识人心。”
世上最冷的不是风雪,而是你在低谷时遇到的冷眼。
最伤人的不是刀刃,是你在困境中遭遇的背叛。
在你落难时踩你一脚的人,即使后来对你示好,也绝非真心。
他们的热情,常常带着算计;他们的笑容,往往藏着刀子。
明末将领袁崇焕戍守边疆战功卓著,朝廷器重,百姓爱戴。
官员温体仁心怀嫉妒,却在袁崇焕风光时假意恭敬,常与之交往并夸赞其功绩。
袁崇焕误以为他真心欣赏,对其友善且多有相助。
后金军队绕开辽东,直逼北京。
袁崇焕闻讯后,亲率军队星夜回师救援。
此时,有人散布谣言,称袁崇焕与后金勾结,故意放敌逼近都城。
温体仁见袁崇焕陷入困境,不仅不辩解,反而在皇帝面前诋毁他,添油加醋编造通敌证据。
皇帝本就对袁崇焕回师速度存疑,再听温体仁等人谗言,坚信其背叛明朝,下令将其逮捕入狱。
狱中,袁崇焕多次辩解,却遭温体仁从中作梗,无法洗清冤屈。
最终,袁崇焕被判处死刑。
《增广贤文》里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与善者交,其德日进;与恶者交,其祸日近。
对落井下石之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人生在世,最紧要的是要学会保护自己。
真心只有一颗,不要浪费给虚情假意的人。
远离消耗你的人,你的福气才会越来越浓。
3、对贪得无厌的人太好,是一种损耗
《天问》里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贪得无厌的人,永远不会满
你的付出,在他眼里只是本分;你的拒绝,在他嘴里变成亏欠。
古时候,村里有个出了名的热心人赵大娘。
赵大娘对邻居李婶掏心掏肺。
李婶家孩子多,赵大娘常把自家的粮食、布料送过去,连儿子孝敬她的红糖,也大半分给李婶。
起初李婶还会道谢,后来渐渐觉得理所当然。
她见赵大娘腌了腊肉,便上门说“孩子馋肉了”,赵大娘二话不说割了半块;
听说赵大娘攒钱买了新纺车,又借口自家纺车坏了,要借去用,一借就是大半年。
赵大娘的儿子劝她别太纵容,她总说“邻里间该互相帮衬”。
直到一次,赵大娘生病需要抓药,想找李婶拿回之前借她的碎银。
李婶却翻了脸,说:“你家境比我好,这点钱还要计较”,不仅不还,还到处说赵大娘小气。
赵大娘又气又悔,卧病在床多日后,最终与李婶分道扬镳。
《格言联璧》有云:“贪痴者,如饮咸水,多饮多渴,至死方休。”
人到中年,要懂得适可而止。
不要让你的好心,养大了别人的贪心。
拒绝贪得无厌的人,不是小气,而是自保。
贪得无厌的人,永远不会满足。
与其不断满足他们的索取,不如早点断舍离。
古人云:“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人到中年,肩上扛着家庭的重担,实在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讨好不值得的人。
若将真心错付,不仅会消耗时间和精力,还可能陷入困境。
智慧的人早已懂得珍惜雪中送炭的人,拥抱同舟共济的人,善待知足常乐的人。
如此,才能让每一份真心都不被辜负,让每一份善良都得到回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