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质疑西贝部分餐品为预制菜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广泛热议。反映在二级市场,A股预制菜概念股也是“蠢蠢欲动”。9月15日,预制菜概念股得利斯、三江购物等涨停,惠发食品、国联水产、天康生物、千味央厨等数十股跟涨。近一年,预制菜概念指数涨超60%。记者注意到,相对二级市场的涨幅,部分预制菜概念股的业绩却并不理想,不少预制菜公司中报下滑。
企业业绩承压,过半公司净利润下滑
预制菜到底赚钱吗?据同花顺数据统计,A股市场预制菜概念股有105只,梳理相关业绩,预制菜企业在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普遍承压,过半公司净利润下滑。例如,被称为A股“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今年半年报实现归母净利润3194.68万元,同比下滑了24.46%。国内餐饮供应链龙头千味央厨,为连锁餐厅提供定制化半成品食材,如油炸类、烘焙类产品,西贝、肯德基、老乡鸡等都是其客户。2024年千味央厨营收约18.68亿元,同比下滑1.71%,净利润约0.84亿元,同比下滑37.67%,自2021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为3578.99万元,同比下降39.67%。此外,主营白对虾和预制菜品为主的国联水产,今年中报净利润亏损5.40亿元,净利润同比降3180.5%。
三全食品、惠发食品、海欣食品等企业同样面临下行压力。三全食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6%;惠发食品营收下滑17.75%。盈利增幅方面,圣农发展、春雪食品和温氏股份等12家公司中报净利润增幅均超100%。
中国预制菜市场年均增长率或超10%
数据显示,2025年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能达到6173亿元,同比增长27.3%。国联证券研报指出,预计到203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749亿元,十年复合年均增长率或超10%。而面对当前预制菜行业的信任和挑战,千味央厨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表示,公司采取了严控源头并升级供应链、构建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等多项措施。味知香曾表示,预制菜市场空间大,但预制菜行业仍然缺乏相应的标准制度。公司也期待相关标准制度早日出台,能够更好地提升行业行为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值得期待的是,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国家标准,将对预制菜的界定以及加工、存储、运输与使用要求进行明确。业内有分析认为,国标草案的推出,有望打消消费者疑虑,倒逼预制菜企业研发升级,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