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擎动力之前,东风重卡自主动力主要采用风神柴油发动机EQ系列和DCI系列,部分风神发动机吸并了雷诺技术,即DCI系列。
国内其他车企自主动力总成同样来自吸并国外动力,逆向研发而来,不过他们培育了品牌。
而东风重卡则在销售营销上多使用雷诺发动机的词汇来形容该动力总成,以至于大家不知道这款打着东风标的风神柴油机算是自主产权动力。甚至不良媒体引导嘲笑说二汽没有自主发动机的非事实评论……终究风神柴油并没有潍柴、锡柴的知名度。
进入国六后,东风终于醒悟过来,需要打造自己的动力品牌,东风龙擎DDI/DGi系列横空出世。
“东风龙擎”是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旗下的自主重型动力总成品牌,于2019年正式发布。它的诞生是东风商用车迈向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一、龙擎的定位与战略意义
定位:高端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品牌,覆盖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核心部件。
口号:“龙行天下,擎动未来”。
战略意义:
1. 技术自主:减少对外部技术(如早年对康明斯的依赖)的依赖,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权。
2. 品牌向上:提升东风商用车品牌形象,证明其具备研发和生产世界级动力总成的能力。
3. 市场竞争力:通过自主动力链的匹配优化,实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和动力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4. 完整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一体化设计的动力链总成,实现协同优化。(龙擎动力不仅有发动机还有变速箱)
二、龙擎品牌下的核心产品系列
龙擎不是一个单一产品,而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家族。
1. 发动机系列
龙擎发动机覆盖了从轻到重的全系列动力,其技术来源融合了东风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与沃尔沃、雷诺、康明斯等国际巨头合作所吸收的技术。(注,雷诺卡车雷诺柴油发动机同属于沃尔沃集团)
区别于国内其他诸如斯太尔技术、德国曼技术等。
DDi系列柴油发动机:这是龙擎的主力机型。
DDi75/50:11升和13升排量重型发动机,主要用于东风天龙重卡,对标国际一流重卡动力。
DDi11:9升排量中型发动机,主要用于东风天锦中卡。
DGi系列天然气发动机:基于DDi平台开发的天然气发动机,顺应清洁能源趋势。
2. 变速箱系列
DT系列手动/AMT变速箱:龙擎自主研发的变速箱,与自家发动机进行深度匹配优化。
DA14 AMT变速箱:这是龙擎技术的亮点之一,是一款14挡的智能自动变速箱,具有换挡智能、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极大提升了驾驶舒适性。
[烟花]其他协同发展事业——车桥系列!
东风德纳车桥:虽然常单独宣传,但龙擎动力总成概念包含了与东风德纳车桥的协同匹配,形成完整的“心脏(发动机)+大脑(变速箱)+腿脚(车桥)”体系。
当然东风德纳车桥公司不属于东风龙擎动力公司,两者同属东风商用车。
东风龙擎是东风商用车迈向高质量发展、打造商用车国家队“硬核”实力的关键一步。它标志着东风不再仅仅是一个整车组装厂,而是一个掌握了核心动力总成技术、能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商用车企业。
它的出现,让中国重卡市场除了“潍柴+法士特”、“重汽曼技术”、“解放动力”之外,有了一个实力强劲的**第四极自主动力选择**,加剧了国内重卡动力市场的竞争,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
东风商用车现在给客户提供了“三条腿走路”的选择:
喜欢康明斯这个国际大牌?没问题,有东风康明斯发动机的车型。
支持东风自研技术,相信其匹配优化?没问题,有龙擎动力总成的车型。
支持协同发展的自主品牌技术,还有玉柴动力!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玉柴的技术渊源。玉柴(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独立柴油发动机制造商,其技术发展路径非常有代表性,可以概括为:“以我为主,链合创新”。
其技术渊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阶段和方面:
一、 初创与技术引进(1950s - 1980s)
初期仿制:玉柴的前身成立于1951年,最初主要生产农具和简单机械。在柴油机领域,早期是通过仿制苏联的技术起步。
第一次关键技术引进:1980年代,玉柴引进了德国FEV公司的技术,开发了6105型柴油机。这次合作让玉柴首次接触到了国际先进的发动机设计理念和开发流程,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款发动机也成为玉柴早期的明星产品。
二、 斯太尔平台的消化与吸收(1980s - 1990s)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全面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重型卡车技术。虽然玉柴不是该项目指定的发动机厂(指定的是潍柴、杭发等),但玉柴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
玉柴通过自身努力,消化吸收了斯太尔技术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著名的YC6108、YC6112系列发动机。这些产品性能优异,性价比高,成功打入了东风汽车等主流卡车厂的配套体系,使玉柴实现了第一次飞跃,确立了在中型发动机市场的霸主地位。
三、 与国际巨头合作研发(2000s 至今)—— 主要技术渊源
这是玉柴技术提升最关键的时代。玉柴并没有选择简单的“技术转让”或“合资建厂”,而是坚持 “链合创新”模式,即与国际顶尖的研发咨询公司合作,但坚持以我为主,最终知识产权归玉柴所有。
其主要合作伙伴包括:
1. 奥地利AVL李斯特公司:
这是玉柴最重要、最深入的国际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几乎是全方位的。
合作内容:从发动机概念设计、性能开发、燃烧系统优化、机械开发到可靠性提升,AVL为玉柴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
成果:玉柴目前的主力机型,如YC6L、YC6K、YC6A等系列发动机,都是在与AVL联合开发的基础上诞生的。特别是**YC6K系列**,作为玉柴的旗舰重型发动机,其技术指标直接对标世界一流产品。
2. 德国FEV公司:
作为与AVL齐名的全球两大内燃机研发机构,FEV同样是玉柴的重要合作伙伴。
双方在电控系统、增压技术、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以及代用燃料发动机(如天然气发动机)等领域有深入合作。
3. 英国里卡多公司:
合作领域更侧重于汽油机和高速发动机的设计与开发。
4. 供应链巨头:
玉柴还与德国博世(Bosch)(电控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涡轮增压技术)等顶级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其发动机的关键部件技术保持领先。
四、 自主创新与技术平台构建
在吸收外部技术的同时,玉柴高度重视自主创新:
建立研发体系:玉柴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研发实力雄厚。
平台化开发:玉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发动机产品平台,覆盖轻、中、重型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甚至氢燃料电池。
技术突破:近年来,玉柴在热效率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其发布的商业化柴油机热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这是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佳证明。
总结:玉柴的技术渊源模型
因此,玉柴的技术不是单纯来源于某一个外国公司,而是通过一种开放、自主、集成的创新模式,将全球顶尖的技术资源为己所用,最终形成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玉柴技术体系”。
解放动力——
潍柴的核心技术渊源是奥地利斯太尔(Steyr)技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了斯太尔重型卡车技术,其配套的WD615发动机技术由潍柴、杭发等企业共同消化吸收。潍柴此后的数十年都是围绕斯太尔技术平台进行深化和改进。真正的技术飞跃来源:潍柴在21世纪初的技术飞跃,主要来自于与奥地利AVL等国际顶尖设计公司的联合开发,以及自身巨大的研发投入。这是公开、正式且高效的技术进步路径。潍柴的多款明星发动机,是在与奥地利AVL公司联合开发(Co-development)的过程中诞生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WP13发动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