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地球大约1200万光年的大熊座方向,有一个被称为“雪茄星系”的邻居。它正式的名字是Messier82(M82)。这个星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制造”新的恒星——差不多是银河系的十倍。
虽然离我们不算特别远,但M82一直藏在厚厚的宇宙尘埃和气体背后。直到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后来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陆续对准它,我们才看清楚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尤其是哈勃的高级巡天相机(ACS)在停止工作之前拍下的一组高分辨率图像,帮科学家揭开了它的一部分秘密。尽管这个相机从2007年起就因为故障退役了,但它留下的数据依然非常宝贵。
“雪茄星系”这个名字,来自于它从地球看起来细长的外形。但它真正特别的地方不在样子,而在它的“内心”——一个极度活跃、不断批量诞生恒星的区域,天文学家用“星暴”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这个星系的中心,气体和尘埃在引力作用下被剧烈挤压,形成一批又一批超级星团。每一个这样的星团里,都有成千上万颗恒星,比普通星团亮得多。正是这些星团,让M82成了典型的“星暴星系”。
打个比方,如果银河系是个节奏平稳的手工作坊,那雪茄星系就像一座全天不停运转的全自动化超级工厂。
观测数据显示,M82每年新诞生的恒星总质量,大约是银河系的十倍。能实现这种效率,是因为那里具备了极端条件:气体更密集、引力更混乱、物质之间的碰撞更频繁。
不过,这些新生的恒星大多藏在厚厚的宇宙尘埃后面,只有在红外波段下、借助高分辨率成像,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它们。这也是为什么韦伯望远镜在2024年还在持续观测这个星系——它的红外视野能穿透尘埃,让我们直接看到恒星诞生的现场。
其实哈勃望远镜早在2012年就拍过M82,当时还因为它画面太美,选作了当周的推荐图片。在哈勃十六岁生日时,这个星系又再次出镜。
而这一次,研究人员加入了之前从未公开的高分辨率数据,让图像的细节更加清晰。星云像轻纱,星团如钻石,气流仿佛瀑布——整张照片就像一幅宏大又精细的宇宙水墨画。
尽管那台相机早已停机,但它五年间留下的数据,尤其是对M82这种极端环境的记录,到现在还在帮助科学家推动天体物理的研究。
我们为什么关心一个遥远星系的“造星”速度?
不只是因为它好看,更因为它能帮我们理解宇宙的过去。
研究星暴星系,其实就像回看宇宙的“青春期”。在宇宙早期,这种高速形成恒星的现象其实很常见。通过研究M82,我们仿佛看到了百亿年前宇宙怎样通过剧烈爆发,快速制造出第一批星系和恒星。
另一方面,恒星大量诞生也往往伴随着大量死亡——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黑洞形成……这些宇宙中最激烈的现象,在M82里常常发生。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能靠近这个星系,我们会看到什么?是满天新生的恒星?还是像极光一样流动的星际气体?或者亲眼目睹一颗超新星在面前爆炸?
也许我们永远没法真正去到那里,但通过望远镜,我们已经在一步步接近宇宙的真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