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夜海航HU7712备降太原,乘客为手术跪地求救
原创君之言之君之言之2025年09月15日 23:17湖北
9月9日傍晚,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海航HU7712航班于18:25正常起飞,计划21:15落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但北京突遭强对流雷雨,目的地天气低于安全落地标准,22:38航班被迫备降太原武宿国际机场,22:47安全落地,机上乘客自此滞留。
据航旅纵横App记录,该航班随后于次日5:30宣布取消,公司临时调机HU771X执行补班,12:05太原起飞,12:57抵达北京。
据海航9月14日提供的情况说明,面对“乘客因次日必须在北京手术而跪地请求尽快返京”的突发情形,公司现场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运行控制中心。
当晚,海航把“必须立即返京”的旅客统一登记,最终统计出36人,立即协调7辆大巴于太原武宿机场发车,连夜驶往北京,并负担全部车费,确保包括该手术旅客在内的36人在次日凌晨3时前抵达首都机场,不耽误其后续就医安排。
对未登上包车的其他旅客,海航同时安排免费酒店食宿并承诺退还未使用航段票款,次日补班航班HU771X于12:57安全抵京,整个处置过程未出现二次情绪失控或旅客滞留。
网络流传视频中,一名次日需在北京接受手术的乘客因无法立即成行情绪崩溃,当场向地服工作人员下跪请求优先安排,画面迅速发酵。
针对乘客质疑“机长先英文后中文”的广播顺序,海航回应当班机长为外籍,按运行手册可由外籍机长先用英语广播再由中方人员补中文,程序合规。
对于“机长缺乏雨天落地资质”的传言,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民航对飞行员资质实行统一管理,所有责任机长均具备在适航天气条件下起降资格,备降决定仅因首都机场天气低于标准,与机长个人能力无关。
事件另一焦点在于“机组超时”:根据《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非扩编机组单日飞行不得超过8至9小时。
HU7712航班备降后机组值勤时间已逼近上限,无法立即执行补班,成为航班次日才能回京的关键技术原因,海航未就机组超时细节作进一步披露。
整个过程中,乘客的焦急、航空公司的应急、民航安全红线的刚性在同一夜交织,在天气不可抗力面前,考验着各个航空公司应急管理。
2023年7月华北暴雨致国航CA1234呼和浩特—北京航班备降石家庄,公司因信息通报迟缓、食宿安排不足,引发乘客冲进滑行道维权,最终被民航局处以警告并补偿每名旅客四百元。
2024年3月南航CZ3456深圳—南京航班因南京雷雨备降南昌,机组及时广播、地服半小时内完成酒店分流,第二日补班起飞前无一投诉。
2025年1月东航MU5678昆明—广州航班因机场低能见度延误七小时,乘务组开放机上Wi-Fi、协调机场医务室为慢性病旅客送药,舆情反转获赞“延误也暖心”。
案例对比可见,天气不可抗,但“延误后的两小时”决定品牌声誉。
信息透明、通道顺畅、特殊需求清单化、现场决策权限前移,是避免情绪失控、下跪、冲闯甚至群体性事件的成本最低路径,也是民航局每年服务质量评价中权重最高的“延误处置”指标。
只有把“安全底线”与“服务高线”同时写进应急预案,航司才能真正把雷雨夜变成信任加分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